5月17日,第59届戛纳电影节将正式开幕。作为目前最负盛名的国际电影节,戛纳一向被视为电影界的名流派对,入围门槛之高有目共睹,培养嫡系导演的传统也是由来已久。但从戛纳今年的竞赛单元入围名单来看,相对于往年,本届参赛的导演们实在是太年轻了。
如果按照导演身份的不同,所有竞赛影片大致可以分为———“正规军”、“近卫军”和“突击队”三个类别。
第一类“正规军”包括六位导演,分别是西班牙的阿莫多瓦、芬兰的阿基·考利斯马基、意大利的南尼·莫雷蒂、英国的肯·洛奇、法国的布鲁诺·杜蒙和妮可尔·加西亚。要么已经奠定了大师级的地位,要么已经是征战多年的老牌电影人,不过与往年相比,基本还是以中坚派为主,毕竟没有像戈达尔、侯麦之类的“活化石”。
“近卫军”包括了以索菲娅·科波拉、理查德·林克雷特为代表的8位导演,这些年龄不到40岁的导演是近年来各国电影创作的主力人选,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国际认可,中国导演娄烨也被列入这个组别。
最后一组“突击队”是今年戛纳的一大特色,这个类别的导演基本都是在特定类型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导演。这8位导演基本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面孔,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拍过《死亡幻觉》的理查德·凯利和《地狱男爵》的导演德·托罗。
纵观今年戛纳的竞赛单元,年轻自然是第一关键词,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审视一下这次焕发青春的电影节,检阅一下今年的戛纳军团。
阿莫多瓦毫无疑问是当今欧洲影坛的领军人物
领军人物
佩德罗·阿莫多瓦
战斗特长:标准大师
战斗值:5人
气值:5
作品:《回归》Volver
毫无疑问,佩德罗·阿莫多瓦是继布努埃尔之后西班牙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也是如今欧洲影坛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1980年,已经31岁的阿莫多瓦才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佩比、露西、伯姆和其他姑娘们》,这部粗糙却大胆张扬的作品让观众见识到西班牙电影未来的方向。在此后的《激情迷宫》、《修女爱疯狂》等早期作品中,阿莫多瓦都以尖锐的目光、戏谑的手法、饱满的激情呈现着西班牙底层生活的不同侧面,充分展现出被压抑已久的地中海式自由精神。此后,他的作品《捆着我、绑着我》和《高跟鞋》接连刷新西班牙的票房纪录,激情四溢、浓墨重彩的阿莫多瓦电影也自然成了西班牙的文化名片。
上世纪90年代,阿莫多瓦没有放慢创作步伐,作品风格日渐精致,特别是1999年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部集其前期作品大成的影片不仅摘走了戛纳的最佳导演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更多影迷的心。
阿莫多瓦今年的参赛片《回归》,又是他最为擅长的女性生活题材,不过与以往不同,这部描写生死之隔的作品采用了大量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但无论题材如何,阿莫多瓦的名号就是保证,《回归》将是今年竞赛单元最大的热门。
《薄暮之光》是阿基·考利斯马基“芬兰三部曲”的终结篇
阿基·考利斯马基
作品:《薄暮之光》Lightsinthedusk
战斗特长:黑色幽默
战斗值:4.5
人气值:4
纵观“正规军”组中的六位导演,阿基·考利斯马基可能是人气仅次于阿莫多瓦的人物。这位来自芬兰的天才导演,早年曾干过邮差、洗碗工以及影评人,上世纪80年代初他和哥哥米卡·考利斯马基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Villealfa,从此包办了芬兰电影出口产量的1/5.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阿基·考利斯马基的电影风格逐步确立,极少的文言化台词和冷冷的黑色幽默成为他的标志,关注小人物命运和社会话题的《火柴工厂女孩》、《我雇佣了合约杀手》等片让他得到国际影坛的认可。
1996年起,考利斯马基开始创作“芬兰三部曲”,1996年的《浮云》和2002年的《没有过去的人》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后者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最新作品《薄暮之光》将是三部曲的终结篇,这部考利斯马基风格强烈的作品显然将是今年金棕榈大奖的有力竞争者。
布鲁诺·杜蒙
作品:《弗拉芒》Flandres
战斗特长:冷静美学
战斗值:4
人气值:3.5
生于1958年的布鲁诺·杜蒙,是法国电影界低调且低产的特立独行者。布鲁诺·杜蒙从未接受过正规电影教育,青年时代曾是一位哲学老师,同时专门为企业拍摄商业纪录片。
直到1997年,年近不惑的布鲁诺·杜蒙才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人之子》,影片改编自他本人创作的小说,描写一个小镇青年无所事事又近乎崩溃的生活。冷静的视角、细腻的镜头语言、鲜明的宗教色彩,让杜蒙的第一部作品就备受关注,摘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此后,杜蒙又拍摄了《仁啊仁》(1999年)和《29棵棕榈》(2003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冷静残酷的美学。
今年已经是布鲁诺·杜蒙步入电影界的第十个年头,他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四部作品《弗拉芒》,这是一部以未来为背景的战争片,与杜蒙以往影片的类型大相径庭。这也许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不过杜蒙曾说过:“我不会对大众漠不关心。我最终将成为一位非常叫座的导演,那时我可能已经70岁了,不过我要坚持到那一天。”
肯·洛奇的最新作品《风吹稻浪》以爱尔兰共和军为题材
肯·洛奇
作品:《风吹稻浪》TheWindThatShakestheBarley
战斗特长:资历老成
战斗值:4
人气值:4
今年已经70岁的肯·洛奇,应该是本届电影节上年纪最长的参赛导演,也是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这位英国社会派电影名家,曾是牛津大学的法律高才生,而后转学戏剧并投身于电视业制作。1967年,肯·洛奇拍摄了电影处女作《可怜的母牛》,从此游走于电视与电影两个行业之间,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才专心从事电影创作。自1990年后,肯·洛奇逐步确立了自己在英国乃至世界影坛的地位,《群氓》、《石雨》、《自由之地》、《卡拉之歌》等片显示出他掌控不同题材的能力,而1998年的《我的名字是乔》不仅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也确立了他“蓝领电影”代言人的身份。
近年来,肯·洛奇更有了老当益壮的风范,不仅推出了《面包与玫瑰》、《甜蜜十六岁》等片,还参与了一些集锦片的拍摄。
肯·洛奇的最新作品《风吹稻浪》描述的是爱尔兰共和军题材,这也是他第十次参加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角逐,如果看资历的话,似乎无人能及。
南尼·莫雷蒂
作品:《政界巨鳄》TheCaiman
战斗特长:金棕榈得主
战斗值:3.5
人气值:3.5
1958年出生的南尼·莫雷蒂,很小便移居罗马,少年时代疯狂热爱水球运动,曾参加意大利水球甲级联赛并入选过国家青年队。高中毕业后,莫雷蒂放弃了水球的发展,用自己的集邮换来一台超8摄影机,从此开始了自己家庭作坊式的电影拍摄。
直到1975年,莫雷蒂拍摄了第一部正式影片《注视大黄蜂》,从此才走上了电影创作的正途。
莫雷蒂一直备受戛纳电影节的厚爱,1994年的《亲爱的日记》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而2001年的《儿子的房间》更拿下了金棕榈大奖。
莫雷蒂的最新作品《政界巨鳄》通过一个电影制作人的经历嘲讽意大利政界,这也是他近年来最为热衷的题材。
妮可尔·加西亚
作品:《查理的观点》SelonCharlie
战斗特长:演而优则导
战斗值:3
人气值:3.5
演而优则导,妮可尔·加西亚便是这样一位由演员变导演的典范。1946年出生于法国的妮可尔·加西亚,以出演喜剧泰斗路易·德菲耐的《警察结婚记》步入影坛,而后同塔维尼埃、勒鲁什、布里耶等大导演合作,还领衔主演过路易·马勒的名作《我的美国舅舅》,是法国相当知名的实力派女演员。
早在1986年,妮可尔·加西亚就曾尝试亲自执导,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妮可尔·加西亚正式向导演方向发展,1998年,妮可尔·加西亚执导了《旺多姆广场》,这部由凯瑟林·德纳芙主演的珠宝犯罪题材影片大受欢迎,曾一举获得恺撒奖12项提名,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加西亚今年的参赛片《查理的观点》是一个发生在三天之内的故事,也是一部角色众多的喜剧。
(责任编辑:虫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