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好莱坞“电影天才”,全世界最能赚钱和最著名的电影导演。
张艺谋被正式任命为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导演,而斯皮尔伯格则与中国的几位国学大师一道成为开闭幕式文化顾问。
世界上最著名的导演与中国最著名的导演,4月17日13时,在CCTV-6的“世界电影之旅”中,进行了一场关于电影的对话。
说彼此电影———英雄惜英雄
张艺谋:斯皮尔伯格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导演,他的作品我都看过。第一部作品《夺宝奇兵》,像梦一样,不知道怎么拍的,后来我看他的《辛德勒名单》,他对人类苦难的反省让我非常感动。
上次到美国看他拍《世界大战》,回来把经历讲给同行听,讲他怎么导戏,汤姆·克鲁斯怎么演戏……我到现在始终很好奇斯皮尔伯格是怎么工作的,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到美国看他拍电影。
斯皮尔伯格:有机会会请你去看,我对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印象非常深刻,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中国电影,当时我对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文化一点不理解。但是我看你的电影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已经沉浸在中国的文化里。后来我看了你的《英雄》,觉得你的颜色可以讲故事,更是一种沟通的语言,字幕不用看就能理解你的故事,实在太棒了。
说彼此期望———想看张艺谋拍科幻片
斯皮尔伯格:我很想看张导演拍一部科幻片,我觉得他的武侠片都很有想像力,如果拍科幻片,肯定会成功。
张艺谋:我非常想拍这样的题材,中国有很多古老浪漫的故事非常有想像力,我在看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片时,也常幻想,什么时候我拍一部科幻的,像他一样拍科幻的那种,有梦想世界。虽然我知道那个需要很多的钱,但是我看他的电影,至今都有这样的冲动。
说电影理想———拍电影用心最重要
斯皮尔伯格:有一件事情是我不会妥协的。那肯定是我不会拍一个电影不把自己的心放在里面,但是很多人批评我,他们觉得我拍《侏罗纪公园》续集是为了票房,为了赚钱,其实不是这样。我是喜欢那个故事所以才拍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历史。我和张导演对历史很感兴趣,跟历史有关的影片题材我最关注,但我不是完美主义者,如果是的话,我可能花几百天才能做一个事,那电影永远做不完了。
张艺谋:我们当然希望观众喜欢我们的电影,但是首先是我们自己喜欢它,因为爱这个作品,喜欢这个故事对它有感情,你才会拍它,如果你没有这一点,我觉得根本无法工作。
长期以来,我就是非常有争议的人,有很多人说你为了得奖拍电影,你是为了挣钱拍电影,你是为了某种目的拍电影,甚至说,我是为了外国人拍电影。他们都去解释你的创作动机,我觉得都是不对的,都是片面的。中国人有句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观众只会说你这个行,那个不行,你这个电影为什么不深刻呢?大家都不清楚,有时候我拍电影我很清楚这些部分是不行的,但是我是做不到的,你很清楚观众会批评,但是你还要完成。这个你没有办法,你出来也不能解释,不能解释给观众听,所有的都说,你就听着。
谈电影技术———
好故事比技术更引人
斯皮尔伯格:我认为不能依赖技术,如果电影好,一般都是因为故事本身很好。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金刚都是非常笨重的,但是新技术可以做出逼真的恐龙,可以让你更深刻地捕捉想像。比如《十面埋伏》里的刀可以飞,15年前做不到,现在只要你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是帮助你把细节做得更好。
张艺谋:我很同意他的说法,电影是靠故事吸引人的。不管故事讲的好与坏,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关键。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小时候在妈妈怀里,在奶奶怀里,睡觉前,都要让爸爸妈妈讲故事,让奶奶给讲故事,讲了故事才睡着。
人类愿意听故事,是从小就有的,我们的一种天性。直到今天一个80岁的人,你给他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他也哈哈大笑,还是会很快乐的。
谈导演心得———成功80%在于沟通
斯皮尔伯格:拍电影的成功80%在于沟通,20%在于技术。
张艺谋:我以前性格很内向,但是当了导演以后,现在就成了话痨,成了一个啰嗦的人。
你要每天都要说,有时候一天下来,想回来抽自己的嘴巴,你就觉得我怎么说了那么多的话。跟各个部门说,就是这样的。你要把你心中对这个电影的想法,对它的颜色、光线、表演等等很多你的梦的想法,要传达给你的团队。要让所有人都理解。
这一点我很同意斯皮尔伯格,当你找到非常优秀的人才,这些都不难。再加上现在技术很发达,都不难。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他们理解,并且他们把这个理解还又变成他们自己在专业上的发挥,来帮助你完成这个想法,所以沟通是最重要的。
谈未来电影———
百年后会有不同的方式
斯皮尔伯格:50年以后,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方式。我认为至少接下来5到7年当中,胶片可能大家不会再用了,可能接下来做的影片必须是数字的,在手机上面也能看,我说过的35厘米,我仍然是好莱坞惟一一个用胶片制作的,很多人愿意使用数字技术,但是我跟我的剪辑师,喜欢亲手剪辑胶片,我认为五六年内,大家放弃胶片,这是一个趋势。
我们影院可能要做出重大的科技创新,这样才能把观众拉回我们的电影院,让他们觉得参与其中,才愿意回到电影院当中来,这是我想像力中,可以触及的。惟一解决方式,就是更好的故事,它们可以让观众回到电影院来。
张艺谋:实际上,我无法预测50年,或者100年以后,这部电影什么样子。
我在想,100年后,还有电影院吗?电影院是不是成为了古董了,大家都是个人在网上,立体的可能都有了,那个时候可能集体看电影,就是1000多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可能是很奢侈的,一个人有一种呼吸,有一种磁场,最后电影随着技术的革命,越来越个人化了。综合
特别提示:4月30日21时30分,CCTV-6“世界电影之旅”特别节目将播出此次对话。
(责任编辑:Alina)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