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艺术大师陈逸飞逝世一周年纪念日。陈逸飞为绘画而生,却为电影而死。昨日,令他积劳成疾撒手人间的遗作《理发师》在上海影城特别放映,以此作为特别的纪念。该片主演陈坤、曾黎(曾黎博客,搜索曾黎)、王雅婕等剧组成员全部出席了上海影城的首映式,放映完毕掌声雷动,每个人都含着热泪。 而这正好印证了影城门前的那句话:“他在天堂,等待着人间的喝彩。”
纪录片
披露逸飞生死留言
在陈逸飞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一部跟踪陈逸飞拍摄了半年之久的4集纪录片“《理发师》重拍纪实——绝唱时刻”也将从今日起在电视台播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正是剧组的执行副导演钟立雄。纪录片首度曝光了陈逸飞在片场的最后影像,包括他执导电影期间两次入院,最后倒在第一线的全过程。同时也真实展现了《理发师》拍摄过程一波三折的幕后原因,回望了一个最真实并且鲜为人知的《理发师》。
最后的亲情:儿子来探班
纪录片开始,是陈逸飞幼子陈天前往“探班”的场景。慈父的幸福荡漾在镜头里,陈逸飞搂紧儿子猛亲一通,陈天聪明伶俐地背诵英语单词,陈逸飞脸上立即写满父亲的骄傲。陈天要回美国之前,陈逸飞说:“亲亲爸爸。”陈天一阵口水侵袭后,陈逸飞一脸享受地说:“舒服啊,太舒服了!”有一个被剪掉的珍贵镜头是,陈逸飞牵着陈天走出去,他逗儿子说:“谢谢阿叔,给我们拍下了美好的时光。”冥冥之中,这竟然成为一个“预言”。
最后的冲突:剧组闹饥荒
《理发师》二度开机,依然遭遇资金危机。纪录片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剧组遭遇的“饥荒”。在外地拍摄时,灯光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处于“半饥饿”状态,一个工作人员对着镜头说:“伙食太不合胃口,饭太难吃,我到这里一顿组里的饭也没吃过,都是吃自己的饭。”
矛盾在一个凌晨爆发,摄影王晓明来到陈逸飞面前诉苦,手下工作人员饿得头昏眼花,管饭的阿姨只肯给每人两片馒头片,“不够可以喝粥”。陈逸飞无奈地说:“我也不在乎这点夜宵钱,中间的环节明天开会解决。”第二天一早,陈逸飞就给上海打电话:“换个买菜的人,吃饭都成问题多坍台。我这个人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如此解决了剧组的“馒头片”事件。
最后的阐述:重拍就为一口气
和姜文闹掰了后,有好友曾经劝说陈逸飞不要累坏了自己,再说现在拍摄电影不一定能赚钱。陈逸飞倔犟地说:“我就是为了一口气,一样要赌回来的。”他不顾身体多年来的毛病,在剧组始终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模样。身边好友对他最大的感受是“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甚至看到群众演员化妆不满意,他也要亲自上阵,承担起了美术和化妆师的任务。
最后的遗憾:彩墨画成绝笔
钟立雄是陈逸飞十多年的好友,据他透露,陈逸飞还有一批惊世遗作存在,21幅高丽纸彩墨画是陈逸飞转变风格的“绝笔”。2005年年初三半夜,陈逸飞突然致电钟导要他来看自己的新作,21幅全新笔触的美女图令人惊艳,“虚实相间的人物造型,有不同肤色的中外美女。”陈逸飞自豪地表示,这些作品就是他拍完《理发师》之后要好好经营的对象。但之后,陈逸飞再也没有提起过画笔……
首映式
如潮掌声送给《理发师》
《理发师》的首映式观众爆满。陈逸飞独特的视觉风格,以及战争和爱情相结合的大气磅礴,引起了观众阵阵掌声。许多观众都表示,是多年难得一见的极具艺术品位的战争爱情大片。业内人士则认为影片保留了柔美中和的视觉特质,在故事性上也比《人约黄昏》好得多。
陈坤感觉很像张国荣
有一些观众认为,陈坤在处理角色上的忧郁非常像张国荣。陈坤觉得把他比作张国荣是抬举他了,“当初接戏时,因为前一次的风波,还有些犹豫。是陈先生给我鼓励,就是要把人物的那种被命运往前推的感觉表现出来。他曾说,‘我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是笑着去看的’。因为陈先生一直强调,他很希望以电影这种视觉的形式,阐述他对美的观念。我想陈先生希望所有人都带着幸福的感觉去看这电影,他不想阐述什么道理,只想给大家一点美的感受。”
导演只署陈逸飞一人
这部电影是陈逸飞用生命拍摄的。陈逸飞死前只完成了《理发师》的五分之四,包括结尾的大戏、后期制作等都是陈逸飞的好朋友吴思远操刀的。不过,影片最后署名导演只有陈逸飞一人。吴思远只署名艺术总监,他说,自己只是按照陈逸飞的思路把影片拍完,这样做是对好友的尊重。此外,字幕上陈逸飞的名字没有按惯例打上黑框。据悉,这是因为家属希望大家不要认为陈逸飞已经离大家远去,而是永远在大家的身边。
影片的开头字幕部分用悠远的音乐配合着陈逸飞多幅著名油画淡入淡出,而影片结尾特别剪辑了陈逸飞的两分钟短片,其中包含许多首次披露的陈逸飞在现场怎么样教演员,怎么样拍戏等珍贵镜头,而且最后还跟喜欢他艺术的观众讲了最后一句话:“希望你们记得陈逸飞曾经拍过《理发师》这样一部电影”,令全场所有观众唏嘘不已。
首映电影票成抢手货
据悉,《理发师》全国公映时间是在4月28日,昨天的首映式用的是特别从澳洲运回来的第一个拷贝,500位普通观众有幸先赌《理发师》真容,电影票一周前就差不多订完。陈逸飞的拥趸以及一些电影发烧友,昨日冒雨来到了电影院门口,“黄牛”手上的票很少,很快便被一抢而空。影城大厅还开辟了纪念展厅,陈列展出陈逸飞的多幅照片供观众缅怀。
据悉,整个五一档期都没有引进大片,这也为《理发师》这部艺术大片获得好票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陈逸飞的遗愿就是:《理发师》不是阳春白雪,希望有更多观众来看这部电影。据悉,发行方决定在博客“陈逸飞的理发师”上发起一场名为“你最想对陈逸飞说的一句话”活动,来缅怀这位尊敬的艺术家。
陈逸飞艺术基金成立
昨日中午,陈逸飞艺术基金成立仪式在上海举行,基金会成员、陈逸飞生前好友吴思远、余秋雨、杨澜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据悉,陈逸飞的遗孀宋美英担任该基金会副秘书长。陈逸飞艺术基金由相关海内外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捐赠人民币4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隶属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旨在促进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扶植培养艺术人才,提高公众艺术修养,支持艺术教育,加强海内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揭幕仪式
墓碑前妻子宋美英泣不成声
昨日,上海突然飘起了绵绵细雨,空气中充满了惆怅,似乎在怀念逝去一年的艺术大师陈逸飞。上午9点,全体亲友以及《理发师》剧组的王雅婕等主创人员来到宋庆龄烈士陵园为陈逸飞墓碑举行揭幕仪式。著名老艺术家秦怡、吴贻弓等都赶来为他送行,余秋雨为陈逸飞撰写碑文。
阴雨绵绵的天空下,还有无数相识的、不相识的人自发赶来为陈逸飞送行,每人手持一朵白玫瑰,敬献在陈逸飞的墓前。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遗孀宋美英和小儿子陈天。陈天虽然难掩稚气,可大人们还没到场,他就第一个来到墓地,很懂事地鞠了三躬。而宋美英则表现得异常激动,在别人的搀扶下,她一上台就泣不成声。她表示,陈逸飞是为艺术而死的,是为电影付出了生命,但他很快乐,“我听到他最后说的就是《理发师》怎么办?现在,《理发师》终于要上映了,他的心愿终于要完成了。而作为我,无论前途多么艰辛,会一直撑下去,把咱们的天天抚养长大。”而此前有传和宋美英发生财产纠纷的陈逸飞的大儿子并未露面。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卫昕采写
《理发师》大事记
2002年11月27日《理发师》举行开机仪式,姜文、葛优、陈逸飞等出席。
2003年1月陈逸飞和姜文爆出不和,影片暂停拍摄,姜文退出剧组。
2005年2月16日《理发师》再次开机,陈坤接替姜文主演。
2005年4月10日陈逸飞在上海逝世。
2005年4月13日吴思远接替陈逸飞,继续拍摄《理发师》。
2005年5月7日《理发师》杀青。
(责任编辑: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