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犹太人。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海森堡以两件事著称于世:一是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测不准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混沌的本性;二是他主持过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但未能造出原子弹。
尽管海森堡承担了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但他并不认同希特勒。他甚至想由各国科学家之间达成默契以制止原子弹的生产。1939年夏季,海森堡访美,提到:“12个人或许仍可以达成一个相互协定以制止原子弹产生”。但遗憾的是,美、德之间已经相互不信任了。
“科学史”、“二战史”上,一直有一个“海森堡之谜”。战后,海森堡宣称自己是一位科学的英雄,凭借科学家的良知抵制并暗中挫败了希特勒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对于海森堡,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并不想造原子弹;另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根本没有能力制造原子弹。
尼尔斯·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犹太人。他创立了互补性理论,被誉为“量子论之父”,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30年代末,波尔致力于原子核的研究,提出核裂变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反应模型”。1939年,“二战”爆发不久,丹麦被德军占领,波尔逃亡美国,与费米、奥本海默等科学家一起投入了原子弹的研究,最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他加入“曼哈顿计划”时,他说,“时代不好,为了抢救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东西,我只得违背自己信奉的原则”。
令人崇敬的是,“二战”结束后,波尔疾呼限制核武器,组织1955年日内瓦第一次和平利用原子能大会。1957年,他被授予首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奖。
波尔与海森堡既是师生,又是忘年交,关系甚密,情同父子。1924—1927年,二人在哥本哈根共事,进行量子物理理论的研究。“二战”其间,海森堡与波尔身处两大敌对阵营,在1941年“哥本哈根会谈”之后,两个人的友谊宣告结束。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