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他离过婚并留有一子
他曾经拜师李金斗遭拒
据称,他偷偷拿走文化馆的行头
他当年曾经打过杂,演过小品
义父去世,他始终没有露面
父母眼里的他,非常乖
除侯跃文外,杨志刚、靳金来、常宝丰、高祥凯都在相声上给了郭德纲帮助
前前后后,师傅冒出四人
从2005年末到2006年初,在短短几个月里,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郭德纲经历了一个偶像建立的全过程。 有人说他是真正的草根英雄,而他曾经的同门师兄则认为郭德纲现象是炒作的结果。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郭德纲,我们特意赶往天津,走访了郭德纲当初的家人、老师、领导和同事,请他们讲述自己眼中的郭德纲——那个生长于天津的成名之前的郭德纲。
1、他一开始在文化馆打杂
关于郭德纲师承,一直有人怀疑郭德纲自己说法的真伪。
最近,天津相声界的泰斗,也是当时天津市红桥区文化馆的馆长杨志刚说,他才是郭德纲的真正的启蒙老师。前天记者见到了杨志刚,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收郭德纲为弟子的前前后后,也为我们披露了许多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事情。
杨志刚说:他当初认识郭德纲的时候,郭德纲只有十四五岁,郭的父亲是天津市红桥区的民警,而他工作的红桥区文化馆正好属于郭父的管辖范围,因此郭父也认识了不少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一天,郭父带郭德纲来到文化馆,希望郭德纲能在这里学点东西,因为文化馆当初有一个相声队,后来又成立了一个业余话剧团和相声队合二为一,有很多很出色的艺人。“那时候是1987年,郭德纲才十四五岁,就这样,郭德纲留在了文化馆,跟着文化馆的一些艺人看看演出,帮大伙儿打打杂。一直到1989年底,话剧团不再演相声,而专心演起了小品。恰好有一次演出,一个演员因病缺席,就让郭德纲临时顶替了一下。演完以后,大家都觉得郭德纲在演戏方面很有些天赋,所以以后只要有演出都给他安排一个节目。”
2、因为巧合才开始了演出
进剧团两年后,他显示出了对相声的巨大兴趣。
杨志刚告诉记者:“当时剧团有很多相声演员,郭德纲闲暇时候就总是找这些人问关于相声的问题,于是大家都知道了郭德纲喜欢相声。后来剧团里的一位很出色的相声演员靳金来先生(已于去年去世)让我收郭德纲为弟子,我没有拒绝,但也没有答应。”杨志刚解释当初不置可否的原因时说:“我收弟子一向很严格,首先要看他的人品怎么样,当时我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想再看一段时间。后来靳先生说他其实是想和我一起收郭德纲为弟子,因为他一直都没有弟子。这在相声圈里叫做‘一门两不绝’,意思是一个弟子继承了两个师傅的衣钵。”
杨志刚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教郭德纲说一些传统的段子,并着意培养郭的基本功。
杨志刚说:“从1989年到1990年,郭德纲一直没有工作,就跟着我到处演出,我觉得他在相声上有不错的天分,所以对他也就渐渐地器重起来。这时候文化馆有个下属剧团要招合同工,可是郭德纲还不够资格,于是就一力推荐让郭德纲进来了,总算是让他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另一个师傅靳金来又怎么样呢?杨志刚说:“在开始时,郭德纲在跟靳金来先生学相声,后来郭德纲进了文化馆以后,就开始正式叫
我师傅,同时也把靳金来先生认为义父,称他为干爹。”
郭德纲的父母也承认郭德纲在早期有两个师傅,但说法却和上面的完全不一样,他父亲说:“常宝霆很喜欢郭德纲,就教他一些基本的东西,但后来因为他自己实在很忙分不出身,于是就又把郭德纲交给了当时另外一位著名相声艺术家常宝丰。他这才真正开始了学习相声的生涯,也有了第一个师傅。”他妈妈接着说:“后来他自己拜了名家高祥凯(已故)老师做师傅,这是他的第二个师傅。”
但有意思的是,不管是杨志刚方,还是他父母方,都认为郭德纲真正拜过的师傅就是侯跃文。
3、模仿领导签字以假乱真
在文化馆里,郭德纲的工作其实很清闲,主要是负责替剧团采买一些东西,平时就跟着两位师傅学相声。杨志刚说:“这段时间我主要教他相声的基本功,郭德纲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一直都不够勤奋,所以现在看他说相声,基本功显然还不行。而且这时候,我感觉他在变,或者说,他开始显露出真实的一面,刚来的时候他为人处世都特别老实,但现在逮谁和谁斗。”
对于杨志刚说的变化,显然郭德纲的直接领导庞连琦更有感触,因为他毕竟在恩重如山的师傅面前还不敢太放肆。庞连琦说:“郭德纲来到剧团以后,刨去排练、演出,就主要负责采买,也就是这时候,他开始接触到钱。”庞连琦的这个“钱”字似乎预示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于是记者追问下去。庞连琦继续说道:“当时郭德纲买东西都是由文化馆的书记李玉林签字报销的,慢慢地,郭德纲开始模仿李书记的签名。”这个时候,庞连琦自己岔了一下话题:“郭德纲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这一点大家都不能不承认。李书记的签名很有特点,一般人根本不能模仿,但郭德纲却能模仿得足以乱真。然后郭德纲就把自己在外面和一帮朋友胡吃海喝的钱全都开了发票,自己模仿书记的签名,到会计那里冒领钱财。后来有一次,会计无意中和书记说起,这才发现他的行为,于是赶紧清查账目,核实出郭德纲虚报冒领的钱财竟然有将近1万元,那时候刚1993年,1万多元可是个大数目。”
记者也多方联系到了当年被模仿签字的书记李玉林,但他似乎并不愿意谈起当年的事情,一直在极力推托,最终也没有向记者透露任何信息。
4、曾偷偷拿走原单位行头
东窗事发后,杨志刚和文化馆的领导报了案,但这并不代表杨志刚不爱这个弟子了。杨志刚说:“当时文化馆开会研究,觉得郭德纲年纪太小,如果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话,他的一生就毁了,所以请求司法机关尽量从轻处罚,经过许多努力,最后才被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单位对他也是尽量从轻,给了一个轻微的处分。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拯救他。我自己作为他的师傅,也对他进行了很多的教育,给他讲做人的道理,讲相声界前辈的故事,但这些全都没有起到作用。”
冒领事件刚过,郭德纲紧接着就又做了一件让大家失望的事情。杨志刚说:“当时文化馆有一批寄存的行头(演出用的戏服、道具等等),都是很贵重的东西,可是有一天有人来借这些行头,我发现大部分行头全都没了。然后我就到处查,结果传达室的大爷告诉我有天晚上他看见郭德纲和一帮朋友在存放这些行头的房间里喝了整整一夜酒。那时候我还不相信,因为郭德纲并没有那个房间的钥匙。后来我想起来一件事,有一次一个北京来的演出团在我们这里演出,可是没地方休息,结果郭德纲两手一用力就把那间房子的锁给拧开了。”
杨志刚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开,他说:“第二天我就找到郭德纲,和他说:‘如果是你拿的那些行头,就赶紧送回来,你送回来,我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结果郭德纲隔天就送回来了许多行头,可是我一看,都是些不好的。我当场就问怎么还有哪些哪些没拿回来,于是第二天他又拿来了一些,都是我点到的,但仍旧有一些最好的没拿回来,就是到现在也都一直没有还,比如有一件珍贵的黑蟒袍就一直在他手里。”
“行头事件”以后,杨志刚和文化馆的领导没有再容忍郭德纲,和他解除了合同。但即便如此,杨先生依旧对郭德纲留有余地,杨志刚说:“我们并没有开除他,而只是和他解除了合同,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一方面,如果开除,在那个时代,他以后就几乎没法做人了;另外,解除合同以后,郭德纲仍旧是干部,还在街道上领了半年的工资呢。”
其师兄赵开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义父去世 他始终没有露面
大家对郭德纲的关注,大多还停留在对他在北京生活的关注、关于他对传统相声继承的质疑等问题上,而记者在天津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郭德纲离开天津后发生的事情。
从他拜师的疑问到他的两次婚姻,还有他义父去世他没有露面,以及他的师长对他的看法——这些事情也许能让我们从侧面了解郭德纲。
5他在北京一开始吃了些苦
郭德纲在接受很多采访中都谈到了自己在北京发展的艰辛。据他自己说,他什么活儿都干过。十年前来北京,纯粹是为了混一碗饭,但也落魄到必须把身上仅有的一块怀表当掉,才能换两个馒头的地步;而且,有一次说相声时台下只有一个听众。
他妈妈告诉记者,说郭德纲当初去北京发展根本没有跟家里说,他在北京的时候从来只报喜不报忧。他们也是现在看报纸才知道儿子在北京生活困难的时候没有钱买票坐车,吃了上顿没下顿。
6他曾经想拜李金斗为师傅
郭德纲离开他的两位师傅和文化馆的同仁后,一直都没有消息,郭父说。
直到很久以后,杨志刚和庞连琦才听说郭拜侯跃文为师的消息,杨志刚说:“郭德纲当初到北京,想拜李金斗为师,于是找到李金斗的家里,一见面没说话就先跪下了,要李金斗收他做弟子,但李金斗没答应,他对郭德纲说,‘听说你是杨先生的徒弟,我们是同辈,我怎么能收你当弟子呢?’后来郭德纲又找到侯跃文,对侯跃文说‘我拜你为师就是为了能在北京登台演出’。”记者后来向两位当事人求证,侯跃文手机一直关机,而另一当事人李金斗的电话已经转到秘书台,截至发稿时仍未联系上。
7他两度娶妻并育有一子
离开文化馆以后的郭德纲都做了什么,杨志刚和庞连琦都不知道,但庞连琦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郭德纲的现任妻子、德云社的主力演员王惠并不是郭德纲的原配,在这之前,郭德纲还结过一次婚,妻子名叫胡中惠,并且生有一个孩子,今年10岁,上四年级。
庞连琦说:“在1992年的时候,我们红桥区文化馆的剧团为了发掘培养后备力量,曾经办过一个临时的学习班,胡中惠就是那个学习班的学员,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当时郭德纲还是剧团的演员,因此经常和学员们一起排练,他们俩就是这个时候认识的,后来慢慢地就熟悉了。”
郭德纲和胡中惠的婚礼庞连琦并没有参加,因为他们结婚是1994年的事,那时候郭德纲已经离开了文化馆,并且不再与文化馆的人来往了。不过他们的结婚庞连琦和杨志刚都是知道的,杨志刚还给了郭德纲500块钱,杨志刚说:“郭德纲离开文化馆以后,我听说他要结婚,担心他没有经济来源,先是介绍他到我儿子的公司干了两个月,又给了他500块钱。”
后来,郭德纲怎么和他的前妻离的婚,为什么离婚,又怎么认识现在的妻子王惠,怎么结的婚,杨志刚和庞连琦就真的不知道了,但杨志刚的儿子却对记者说了一件事情,说郭德纲离婚前曾瞒着胡中惠偷偷把房子卖了,这个事情是否真实,记者多方求证,并没有得到结果。
记者曾试图联系胡中惠,但得知她和郭德纲离婚后随即出国去了日本,无法联系到,只好作罢。而郭德纲和胡中惠所生的孩子一直由郭德纲的父母抚养。
8他完全抹去了这段历史
对于郭德纲不承认他在天津的师傅一事,杨志刚有自己的说法:“郭德纲在他的简历里完全抹去了这一段历史,根本不承认有我这个师傅,为什么?”
“不是他对我不满,而是他怕别人知道他的那段历史。前段时间许多记者知道了我曾经是郭德纲的师傅,全都打电话来采访我,我都一律回绝了,可是现在我不能不说了,再这样由他一个人说下去,岂不是连最起码的是非都没有了吗?”
郭德纲进入文化馆后,并不归杨志刚直接领导,而是归当时文化馆的一位专管曲艺戏剧的干部庞连琦领导。
郭德纲的原领导庞连琦则对这件事情表现得有些愤怒,他说:“杨志刚在所有徒弟中对郭德纲是最好的,从生活上、辅导上都特别地用心,那种对徒弟的负责和用心实在是少见的。杨志刚对郭德纲可是疼爱有加,对他比对别的弟子都要用心得多,不但在相声教授上用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就是在生活上,也经常叫郭德纲到他家里,做好吃的给他吃。可是现在郭德纲红遍大江南北了,却对师傅只字不提,还竟然成了别人的徒弟,我们说德艺双馨,德比艺要重要,可是郭德纲的德在哪里呢?”
“再说已经去世的靳金来先生,对郭德纲比亲儿子还用心,把一腔心血全都给了他,唯恐他不成才,可是郭德纲不仅对外面完全抹杀了这个老师,甚至走了以后连一次都没有来看过他。”
9义父去世时他不曾露面
关于郭德纲对他的义父加师傅靳金来的态度,记者找到了郭德纲当年的师兄、杨志刚的另外一个弟子赵开山。
赵开山说:“郭德纲走了以后确实一直都没有回来看望过他义父,但靳先生对郭德纲一直是很关心的。前几年,靳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了,就向我打听郭德纲的情况,我告诉他我也不知道。”
“去年的时候,他住院要做手术,临上手术台前还不放心郭德纲,又向我打听,我告诉他郭德纲现在很有名,过得很好,他才进了手术室。那天回来后我就给郭德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靳先生的情况,请他来看看靳先生,他当时满口答应,但后来却一直都没有来。”
手术后没多久,靳金来就去世了。赵开山说:“靳先生去世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来帮忙,因此后事办得很风光。靳先生一生只有郭德纲一个徒弟,因此,大家觉得郭德纲应该在场,于是就又给他打电话,当时我在电话里跟他说了以后,靳先生的儿子又在电话里跟他说‘兄弟,咱爸爸死了’,但郭德纲还是没来。”
郭德纲的原领导庞连琦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郭德纲的义父靳金来,他一辈子只有这么一个弟子。他不但把自己的一身本领都倾囊传授,还领着郭德纲去别的艺术家那里学习,比如当初就曾带郭德纲到一位唱梆子戏的师傅那里去学梆子戏。靳先生的脾气不太好,对自己的子女常常很粗暴,但我没见过靳先生对郭德纲发过一次脾气。”
父母看来 郭德纲非常乖
郭德纲的父亲名字叫郭有源,曾是一名民警;母亲也姓郭,名叫郭玉珍,曾是小学教师,目前都已经退休。对于记者的来访,郭家显得很不高兴,采访刚刚进行5分钟,郭有源就想请记者离开。整个采访过程中,郭德纲给家里来过几次电话。
在父母的眼中,他很聪明,很听话,也很乖……
两三岁,他就爱听相声
记者多方辗转终于找到他们的新住址。
郭德纲的父母显然不愿意谈他们的儿子,后在记者的努力下,两位老人才透露了一点儿。
郭有源说:“郭德纲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8个月的时候,就会说话了,看电视看一遍就能记住,而别的孩子到两三岁还口齿不清呢!郭德纲到两三岁的时候,会很多别的孩子都不可能会的事情,比如能够看报纸、查字典、念拼音等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受到电视的影响,郭德纲开始喜欢相声。我骑车带着他的时候,他总是念念有词的,我问他在念什么,他说是在背(相声)段子。此外,他对戏曲的东西很着迷,有一次他把一张被单披在身上,脸上绑了一个枕巾,别人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结果他说他在学唱戏,被单就是披风,而枕巾就是他的胡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别人家办喜事,喊郭德纲来一段,他毫不畏惧,开嗓子就唱。”
找老师,小德纲最主动
郭有源对郭德纲的这个爱好并没有在意,他说:“当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家的时间很少,所以很长时间里我根本就不知道他这个爱好,后来知道了,也没有工夫管他。这个孩子性格有点儿内向,平时也不爱说话,就是一个劲儿地看相声,学相声,只要是和相声有关的,他一律都放在心里。”
郭有源接着说:“我因为是警察,所以认识的人也比较多,有一天,一个朋友来家的时候,看到孩子喜欢相声,就和我说,他认识天津曲艺协会的一个很好的相声艺术家,叫常宝霆,哪天带着他去见见,或许能跟人家学点东西。我当时听了也没在意,随后就忘了。没想到郭德纲记住了,过了几天就问我什么时候带他去见老师啊?我这才想起来,然后就试着打了个电话给那个朋友,没想到他一口就答应了。过了几天,果然和我说已经跟人家说好了,让我带着郭德纲去见老师,那天我正好有事,没去成,还是那个朋友带着他去见的。”
后来,常宝霆把郭德纲介绍给了他的第一个老师常宝丰。
文化馆,是他自己考的
郭德纲的学历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对于这一点,郭玉珍解释说:“郭德纲的小学中学都是正常上的,学习不算特别好,但也不差。他学相声一直都是在业余时间自学的,他对于相声之外的东西不大感兴趣,但只要是有关相声的,他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钻。那时候我们经常看见他拿着一摞摞的本子回来,然后一个劲儿地抄,抄完了拿出去,然后又拿回新的来抄。后来我们问他,才知道他抄的是相声本子。他抄的那些相声本子后来积攒了几乎满满一柜子,一直在家里放着,直到前不久他回来时,我才让他拿走了,主要是怕放在家里不注意给损坏了。”
初中毕业以后,郭德纲没有再继续正规的学业,他母亲说:“郭德纲的高中是在夜校上的,高中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就整天在剧团帮忙、参加演出、学习相声,也不在家呆着。后来刚好碰见红桥区文化馆对外公开招合同工,要考试才能录取的,郭德纲自己本来就一直喜欢文艺,碰到这个机会,自然就去报考了。放榜那天,我特意跑去看,发现我们德纲的名字竟然在里面,特别地高兴,一来终于有个正式的工作了,二来也满足了他的愿望。”
去北京,因为环境不好
进入文化馆以后,郭德纲到底都在干什么工作,他母亲说得比较含糊,她说:“他在文化馆一直就是学习、排练、参加演出等等,这个我并不很清楚,他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在家里说,我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因为他从小就是个乖孩子,从来不和人发生争执,也不会惹事。我们知道他在做正当的工作,也就不大过问。”
据郭德纲母亲回忆,郭德纲在文化馆共干了两三年,后来就离开那里去了北京。至于离开的原因,她说:“当时天津的演出很乱,常常你演到一半,就会有人给你捣乱,比如说拔了麦克风电源啊,起哄啊等等的,郭德纲自己觉得在这里呆不下去了,于是就离开天津去了北京。”
和家人,感情相当不错
郭德纲从小学相声,后来又常常出去演出,和家人相聚的日子自然不多,但他母亲说:“郭德纲虽然不怎么爱说话,但对家人还是非常好的,也一直很听话。在家里,他非常的乖。那时候他在外面过得很苦,但从来不会和家里人说,总是报喜不报忧。有好几次他爸爸知道了他的情况,就给他打电话说,你在外面那么困难,怎么不给家里打电话,给你寄点钱去。他每次总是说‘就你们那小心眼儿,我哪儿敢说啊’。他对我们,还是非常体谅的,从来不让我们担心。”
不过尽管郭德纲不肯说出闯荡世界的艰难,但父母仍旧是要担心的,郭玉珍说:“那时候他到处表演,来来去去从来不和家里说一声,常常我们还不知道,他已经回来了。”“那他离开家最久的一次是什么时候呢?”记者问。“是有一次跟他们团到北京演出,一个多月都没有回来!”郭玉珍说。“那您不担心么?还是已经习惯了?”记者问。“怎么能不担心啊,自己儿子能不担心么!”说到这里,一直都很平静的郭玉珍有些激动了。
小孙子,老两口特别宠
郭有源和郭玉珍退休后的生活主要就是抚养孙子,也就是郭德纲和他的前妻胡中惠所生的儿子。提起孙子,郭玉珍的神色明显好了许多,她说:“这个孙子是我们老俩口的自豪。”
郭玉珍说:“因为工作太忙,郭德纲没办法照顾他儿子,所以孙子一开始就是给我们带,有些小孩子往往会和爷爷奶奶不亲,但我们的孙子却和我们非常亲。这个孩子和他爸爸一样,非常聪明,是大队长,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而且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别的孩子做作业通常都会做到十一二点,但他总是一会儿就写好了,我给他检查的时候,几乎从来都没有什么错,所以我们一直都对他很放心。不过有时候遇到考试,也会替他着急,就催他复习,但他说自己都已经会了,不用复习。我不放心检查一下,结果真的都会,这让我们非常自豪。另外,这孩子还有一点和他爸爸一样,就是不爱说话,平时就是看书。”
“那他喜欢文艺吗?”记者问。“哦,这个他倒不喜欢,他没事的时候就爱看书,除了这个,现在还没有发现有什么别的爱好。”
当演员,原本不被肯定
“您儿子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定不能常常和家人相聚,那么您当初希望您儿子做什么样的职业呢?”记者转而问郭德纲的父亲郭有源。
“我们家的亲戚总共加起来有两千多人,但没有一个从事文艺工作的,当初就是希望能当个普通的工人,挣点工资,正常上下班就行了,可是他一心只想说相声,我们也没有办法。”郭有源说。
对于郭有源的说法,郭玉珍又补充了几句,她说:“其实当初他爸在电视上看他说相声、演小品,就觉得他演得不好,水平还远远不够,所以就劝他不如回来也当个警察,可是他不听。就是后来他演出老是被人捣乱,我们也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演得不好,抓不住观众。可是他就是认准了相声,对别的事情都没有兴趣,比如当初学相声的时候他整天呆在老师家,替老师家干点儿这个,干点儿那个,可是在家里却不干,他其实就是为了能让老师高兴,多教点东西。所以后来他爸也没办法了,只好说‘这孩子天生就是为相声活的’。”本报特派记者周怀宗 李蕾
(责任编辑: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