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3日,当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合上双眼时,仿佛一种因他而生的电影流派也就此终结了。他以一种平静、自省和富于同情心的方式,注视着自己塑造的那些陷于两难境地的主人公,这种注视,让他成为史上最具人文关怀的电影导演。
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波兰导演逝世十周年,法国方面发行了其1991年的影片《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以及短片集《十诫》的纪念版DVD。此外,在波兰、法国、英国等地均举行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影展、图片展、讲座等各种纪念活动。
在其有生之年,基耶斯洛夫斯基让自己的电影突破了艺术院线的局限,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精神上的质疑让普通观众同样如饥似渴地期待他的新片。他的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生活中盛行的一种不安情绪;他暗示了一种可能———在那里,传统的宗教信仰已经无计可施———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处从未被触碰过的角落。
大师的诞生
1941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生于华沙,他是一位城市建筑工程师和一位办公室职员生的儿子。因为患肺结核的父亲需要到处求医,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整个童年都处于不断的迁徙中。他曾试图当消防员,但因为成绩不合格给退了出来,后来,在其叔叔的影响下,他进入了剧院技术员学校学习,这也成了之后他能进入著名的罗兹电影学院(安杰伊·瓦依达、罗曼·波兰斯基、史柯林摩斯基以及扎努西的母校)进修的重要砝码。也许受了母亲职业的影响,他在完成毕业作品时选择拍摄一部讽刺官僚主义的6分钟短片《办公室》。他早期的纪录片和短片关注了战争受害者、工人,以及一个男孩注视着坐着电车渐渐远去的那个可能是他一生挚爱的女孩的故事。1976年,他推出了电影长片处女作《生命的烙印》,1979年推出了《影迷》,1982年则推出了后来被《罗拉快跑》和《滑动的门》效仿过的探讨生命多种可能性的三段式电影《机遇之歌》。
与编剧
1984年的《永无休止》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与克日什托夫·皮斯维兹的首次合作,之后,皮斯维兹建议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十诫》。《十诫》由10部电视电影短片组成,每部都围绕摩西十诫中的一条展开,后来他又将其中特别震撼人心的两部按正片长度重新剪辑,成为《杀人短片》和《爱情短片》。基耶斯洛夫斯基花了一年多时间窝在华沙阴暗的公寓里拍成了《十诫》,然而这10部短片完全不见伤感或说教气,反而充满了对现实最准确的观察。正是《十诫》的成功让基耶斯洛夫斯基得到了法国电影公司的资助,让他拍出了之后的杰作。如今20多年过去了,回头重看《十诫》,这些短片依然不失为大师的杰作。
这位导演还有着让其合作者发挥出最高水平的天赋,对于后来同样提出《蓝、白、红》三部曲想法的皮斯维兹,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他不知道怎么写剧本,但是他会说,除了会说,他还会思考。我们常一连几小时坐在一起长谈,谈我们的朋友、妻子、孩子,谈滑雪、谈汽车。但最后会回到我们的故事上来。”
与演员
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演员的表演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主演《蓝、白、红》三部曲中首部曲《蓝》的法国著名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说:“他很和善,但他对表演了解的并不多。”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接受采访时,比诺什曾这样表示,“我能感到他要求的是什么,但是我必须自己找到方式表达出来。他仅以一句话给了我自由的空间———‘我只对你自然的表演感兴趣。那才是我要拍的。’他对‘为什么’或‘为什么不’这样的心理探究不感兴趣。”也许,基耶斯洛夫斯基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表演是演员的任务———毕竟,比诺什出生自演艺世家,对她而言,他无须提要求,只要任其自由发挥就够了。
与作曲比起其他导演的作品,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对编剧、摄影、剪辑师、电影配乐作曲家、服装师和化妆师的要求特别高,也许,只有个中的顶尖专家才能达到他的要求———然而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却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是在为这些专家们所操纵。相反,他们往往会觉得是在观看着一段对他们自己真实存在进行耐心探究的纪录影像。“这就是克日什托夫的全部秘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御用配乐大师普瑞斯纳在这位导演死后曾这样说,“人们通过他的电影与他的心灵贴近。”
而根据普瑞斯纳的观点,基耶斯洛夫斯基用音乐作为故事元素的手法是逐渐发掘出来的。“最初,克日什托夫不知道音乐有什么用。他采用配乐是因为人们都用,所以他必须找人写。而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我要用音乐让影片达到不同的效果。从那时起,他开始越来越信任音乐,到我们拍摄《两生花》和《蓝》时,音乐已经成了电影的核心因素。”
最后的日子
欧洲、美洲的影评家们毫不吝惜地将一个个美誉献给基耶斯洛夫斯基,因为他为欧洲艺术电影注入了新生。电影节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带着他的新片出席。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呢,他花了20年时间与波兰共产主义体制为他设下的障碍作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在他胜利的那一刻,他宣布退休了。
他是一位讽刺家,一个悲观主义者,然而,1994年当戛纳电影节评审会将“金棕榈”颁给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而非他的《红》时,他还是表现出了不安的情绪。
的确,从其潜在的影响力和商业上的成就来看,将金棕榈颁给《低俗小说》不能算是戛纳电影节评委们的错误;然而,这个选择却昭示着欧洲电影以思想取胜的时代终结了。以叙事、角色塑造和平缓节奏见长的电影传统不见了。这是整个电影史上最关键的转折性时刻之一,而对基耶斯洛夫斯基来说,这一时刻与他个人的醒悟同时到来。“电影失去了它的重要性。”他宣称,“在1960年代、1970年代以及1980年代初期,电影是有价值的。而现在,观众们已经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了,我们(电影人)也不知道想要说什么了。”因此,他决定离开。
两年后,他在华沙一家医院内因心脏病接受手术时死在了手术台上。
他的离去让他计划中的新作变为了不可能。就在他入院准备接受“常规心脏搭桥手术”的前几天,这位大导还透露说他准备收回自己关于“退休”的决定———他会返回法国拍摄另一个由皮斯维兹构思的三部曲。这个永远无法实现的三部曲主题将会是“天堂、炼狱与地狱”———最后一部将在洛杉矶拍摄,他说。
作品列表
红1994
白1994
蓝1993
两生花1991
十诫1988
爱情短片1988
杀人短片1988
永无休止1984
机遇之歌1987
影迷1979
生命的烙印1976
(责任编辑:age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