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平淡开局,却爆冷收场。后来居上的《撞车》最后一刻“撞倒”几乎稳操胜券的《断背山》,不仅让导演李安大感意外,也令全世界媒体一片哗然,爆冷门程度不亚于7年前《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瑞恩》。奥斯卡之夜也注定成为一个不平静的夜晚,《撞车》究竟靠什么撞大运,《断背山》又是怎样功亏一篑,各大媒体和网络展开空前热烈的讨论。相比过去,人们典礼之后津津有味地谈论查理兹·塞隆礼裙上的大蝴蝶结,能让话题回归电影本身,这一“撞”也算“歪打正着”吧。
好人李安有点火大
向来好脾气的李安坦承听到最佳影片不是《断背山》时,确实心情不佳,甚至气到当晚都睡不着。在《断背山》的庆功宴上,当着很多媒体,李安老实说:“当时在场内的确有些火大,还听说最佳影片是被‘做’掉的,后来才慢慢想开了。没得最佳影片,很失望、惊讶,因为我们一路赢,我当然希望得,因为对全体工作人员都是鼓励。不过那牵涉到奖的分配、群体分配、好莱坞心理因素,毕竟有五六千人投票。导演奖我拿得心安理得,奥斯卡是美国人的奖,但全世界都在看,我登上最大的舞台,身为中国电影的一分子,我能作为代表,感到很骄傲。”
《断背山》的编剧之一拉瑞·麦克穆蒂同样感到不公,他指责说奥斯卡的评委们之所以最后时刻选择了《撞车》,是因为评委对故事背景为西部乡村的《断背山》有歧视心理,他们大多是洛杉矶当地人,而《撞车》刚好讲述了发生在这个繁华城市里的故事,评委们的私心使他们把选票投给了《撞车》。
媒体抱屈讨论热烈
一路遥遥领先的《断背山》意外失利,有关种族冲突的影片《撞车》后来居上,媒体普遍认为,这一结果显示美国影艺学院的评委们还没做好把一部描述同性恋故事的影片评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心理准备。
美国广播公司(ABC)形容其为“奥斯卡历史上罕见的大翻盘”。伦敦《泰晤士报》说,奥斯卡心目中最佳影片所具备的条件是:宏大的格局,动人的故事,不凡的演技和剧本,抢眼的摄影,《断背山》一应俱全,结果落败,说明最佳影片之争是艺术其次,文化当先。《撞车》剧情做作,境界肤浅,却给了奥斯卡投票者们一个比较安全的文化选择。《华盛顿邮报》影评人谢尔斯说,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撞车》是凭真本事得奖,还是由于影艺学院不想给犯忌的《断背山》,才会让《撞车》捡上便宜。
所有媒体评论中,《洛杉矶时报》的知名影评人肯尼斯·杜鲁门的观点一针见血,他在专栏文章中写道:好莱坞从来不是一个承载进步力量的地方。它是娱乐商业,是赚钱的行业。奥斯卡之夜表彰的是你过去的工作,但它不开拓未来。
在网络上,也有大量影迷为《断背山》遭奥斯卡冷遇打抱不平,指责《撞车》小动作太多,宣传极尽所能,会变成第二部《莎翁情史》让人诟病。还有人分析,论票房,《撞车》不及《泰坦尼克号》,甚至比《断背山》低;论影评,它的赞誉远输给《断背山》,专业影评评分网站都是入围影片中最低的;论奖项,它不仅远输给《断背山》,还输给《卡波特》;它几乎缺乏一切得奖要素,它仅有的得奖要素就是:主题正确。
分析
《撞车》实力夺金还是胜之不武
其实在颁奖之前,《撞车》的胜出早就有迹可循。
《断背山》成本1400万美元,《撞车》比它更少,只有750万美元,而且只拍了34个工作日,是一部比《断背山》更充满刻苦耐劳精神的独立制片。
导演保罗·哈吉斯虽是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但他在好莱坞经营20多年,曾拍电视剧、当电影编剧,累积的人脉比李安更多更广。筹拍《撞车》时,桑德拉·布洛克、马特·迪伦等大明星主动愿意降酬演出,可见保罗的号召力。因此,不难理解在好莱坞势力广泛的演员协会奖上,《撞车》击败《断背山》获得最佳影片。
去年,获奥斯卡大奖,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百万宝贝》正是保罗担任的编剧,该片赢得多项大奖,唯独保罗未获奖,很多行家早就预测,今年奥斯卡一定会补偿他。
奥斯卡前夕,《断背山》主攻非奥斯卡投票主流的国际影展与美国各大影评人协会时,《撞车》却充分发挥宣传与运作效应,向真正有投票权的影艺学院委员们发动攻势,送出超过3万张DVD。在最后关头,拉拢几位知名影评人和名嘴奥普拉·温弗莉在节目中宣传。短短1个月,迅速让《撞车》成功上位。
相比较,《断背山》从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始成名,一路过关斩将,半年来频频拿奖,虽然早就名声在外,但发力时间太长,难免到后期出现疲乏态势。
影片涉及同性恋敏感话题,加上许多脱口秀主持人动不动就拿《断背山》片名开玩笑,各种恶搞作品层出不穷,容易招致保守评审反感。
奥斯卡向来保守传统,偏爱真实改编或社会政治议题。《断背山》讲述同性恋、婚姻、社会等家庭问题,《撞车》却瞄准现代洛杉矶的种族冲突、阶级斗争、社会问题,与观众距离更贴近,是奥斯卡评审相对比较安全的选择,无需背负改写影史的包袱。点点编译
(责任编辑:虫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