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北京交响乐团将再次与 著名的德国霍特纳格 演出公司合作,第三次出访欧洲。乐团将在德国、奥地利的五个城市进行巡演。
为使欧洲巡演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反映出中国目前交响乐演奏的真实水准,乐团在出访的曲目选择上精心设计。
方可杰的《热巴舞曲》;曹元德和杨立青的《天山牧羊女―二胡与交响乐队》;杨立青的《引子 吟唱与快板―山东民间乐曲》和唐建平的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
》组成了中国交响乐作品方阵。
方可杰的《热巴舞曲》采用写实与写意并举的创作手法,着重渲染了西藏民间歌舞表演中的情绪与气氛,以此展示淳朴、豪放的西藏人民解放后的幸福生活。
曹元德和杨立青的《天山牧羊女―二胡与交响乐队》是一首具有浓郁西域特色的民乐作品,曲目表现了美丽的牧羊女生活放牧时的生动场面。音乐充分反映出西域女子热爱生活,创造美丽的善良品格,同时更体现出辽阔天山,绮丽新疆的壮丽画卷。
杨立青的《引子
吟唱与快板》是根据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改编而成的,乐曲演奏节奏鲜明、技巧高超,既有中国民乐之灵巧细腻,又不失交响乐的磅礴大气。
唐建平的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 》是新近创作完成的作品,作者希望这部作品能获得成功,为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奉献一份发自内心的祝福。此次,北京交响乐团带这部作品访欧也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宣传北京、宣传中国、宣传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欧洲是交响的故乡,在欧洲演出就要演奏欧洲的经典作品,出访巡演是展示,也是汇报 。让交响乐家乡的人了解中国交响乐艺术发展的现状。
因此,北京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中安排了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A小调第三交响曲》。
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西贝柳斯交响曲作品中最流行的一部。第二号交响曲不但继承了 前
人的传统,也明显地体现出西贝柳斯的个性。作者本人称这部作品描写的是“芬兰为政治自由而斗争”。而有人将此作品称为西贝柳斯的《田园交响曲》,是因为这部作品有着很强烈的芬兰风土气息,和浓厚的北欧民谣色彩。
拉赫玛尼诺夫的《A小调第三交响曲》是他在瑞士琉森附近别墅生活期间的作品,音乐中流露着作曲家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优美、壮阔。这部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最优秀的作品。
北京交响乐团将于 2006 年 3 月 10 日 和 11
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分别由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著名指挥家朱晖执棒演出全部的访欧曲目,其中在 3 月 10 日
的演出中将上演前面提到的四首中国作品和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而 11
日的演出将上演拉赫玛尼诺夫的《A小调第三交响曲》,并在当日演出的上半场特别安排演奏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和莫扎特的《C大调第四十一号“朱庇特”交响曲》,今年的莫扎特诞辰
250 周年,为纪念这位世界乐坛的巨人,乐团特别在出访前赶排了他的两部作品,以表对大师的敬意。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