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让我们一起怀念秋白-小剧场话剧《瞿秋白》
红袖系列之二 继《弘一法师》之后又一部力作
演出单位:北京市京昆文化艺术团有限公司
独家网络支持:搜狐娱乐
顾问:田本相
监制:赵羽 周玉霖
编导:红袖
演员:张尧 贾劲松 于凤霞 方晓燕 周静坤 张福秀
宣传:王梓丞 孙晓鹏
演出时间:2006年4月4日——11日
演出地点:北京人艺小剧场
票价:180元/100元/40元(学生票)
售票:65250996 65249847 65250123 85116622(四环以内免费送票)
编导的话:
瞿秋白,继陈独秀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
他到过苏联,见过列宁。他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他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他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他和鲁迅一起领导了上海的左翼文艺活动,时人誉为“文坛双璧”。
毛泽东是这么评价他的: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岁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鲁迅是这么评价他的:中文俄文都好,象他那样的,我看中国现在少有,真有才华,真可佩服!翻译文艺理论这类文章,能如秋白之清楚者,中国尚无第二人,单是如此,就觉得他死得可惜。他若不死,翻译葛葛里《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足判杀者罪大恶极。
丁玲是这么评价他的:他是酷爱文学的,而他对他后来毕生从事的政治生活,却认为是凡间人世,是见义勇为,是牺牲自己为人民,因为他是韦护,是韦陀菩萨。
他是这么评价自己的:韦护就是韦陀菩萨,他最是嫉恶如仇,他看见人间的许多不平就要生气,就要下凡去惩罚坏人。
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逮捕,后被杀害,被害前写下《多余的话》。《多余的话》是瞿秋白的心灵史,他的勇于自我解剖,中共党史尚无二人。
该剧围绕《多余的话》展开情节——围绕瞿秋白发生在内心的革命展开瞿秋白短暂却又异乎寻常的一生——集政治与文学、革命与恋爱、荣与辱、褒与贬于一身的一生:他与王剑虹和杨之华的爱情,他与鲁迅和丁玲的友情,他对于文学的理解,他对于政治的见解。
他唱着《国际歌》走来,他把《国际歌》唱得象情歌一样好听。
除却生死,别无大事。他生也从容,死也从容,这份从容,叫人感动。
写瞿秋白,参生与死。活着的总得为死去的做点什么吧?
导演红袖简历:
北京京剧院编剧,曾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2004年编导的实验话剧《弘一法师》,在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倍受瞩目,演出之前,《文汇报》即预言:“《弘一法师》是可能引起关注和争议的一台话剧。”演出之后,媒体的反应更为强烈——
《青年报》:“实验话剧首次融入戏曲元素:在本届国际艺术节的众多演出中,一台来自北京的实验话剧《弘一法师》为上海观众带来了别样感受。”
《新闻晚报》:“戏曲还是话剧?在艺术节演出中,有一出在话剧和戏曲间颇难界定的实验剧《弘一法师》,于昨晚及今日献演于话剧中心D6空间。”
《解放日报》:“《弘一法师》:是戏曲还是话剧?《午夜的陌生人》:是哑剧还是舞蹈?《天鹅湖》:是杂技还是舞蹈?本届艺术节的舞台上,一批中外剧目的‘边缘化’创作现象引起了圈内人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
《解放日报》:“两台话剧赢得上海观众掌声:昨晚,由北京和上海分别打造的两部原创新戏(《弘一法师》和《金锁记》)在上海话剧大厦同时演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文汇报》:“上海编剧罗怀臻看完演出后说:‘《弘一法师》拢起了一个戏剧演出的气场。在上海,相当多的演出都不能聚起如此气场。’”
《弘一法师》在北京的演出,同样引起了关注和争议——
《北京青年报》:“很少有人敢在舞台上表现弘一法师,更不用说以实验戏剧的形式为载体了。”
《京华时报》:“舞台空空,道具全无,唱念做打演绎李叔同。”
《新京报》:“话剧的壳戏曲的芯:编导运用古典的台词和身段的韵味,将戏曲的时空转换与话剧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制造了一个充满禅味的气场。”
《北京晚报》:“极简的胜利:丝竹、板儿、埙发出清冷的声响,令人骨寒。演员们或京白或韵白的清晰台词,如同剪影般的清爽形体在这干净得只余下空气的舞台弥漫开来。一转身、一停顿之间就完成了的时空转换,让人对戏曲的自由拍案。”
网友:“李叔同与母亲灵魂的对白是韵白,与亚芒父亲的对白是话剧,与妻子的对白是画外音,乞丐的表演加进了京剧的矮子功,偶尔的一阵箫声一声筝鸣,又分明带有川剧的音效和气场,主人公临危时竟是用水袖的飞舞来替代……这样的大写意的表演才叫戏剧啊!看着过瘾,只是很难得。”
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田本相:“话剧学习中国戏曲的历史,可以说同话剧的历史一样长久。就近说,从焦菊隐到林兆华,再到田沁鑫,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表演上直接把戏曲的身段、韵白化到话剧的表演之中,化到整体人物的塑造之中,《弘一法师》还是一个独创。在台湾,有一些戏曲演员在进行话剧的实验,而红袖的实验在内地就是前卫的了,这种探索是有广阔前景的。”
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林克欢:“《弘一法师》既不是纯粹的话剧,也不是纯粹的戏曲,它打破了戏曲和话剧的界限,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形式。”
张尧简历: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副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戏曲系主任,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位戏曲学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毕高修、江世玉、茹元俊、沈世华、萧润德等京昆名家,硕士论文导师为钮骠先生。199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7考取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位戏曲学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
常演剧目有京剧《雅观楼》《白门楼》《吕布与貂蝉》《罗成叫关》《打侄上坟》《周仁献嫂》《辕门射戟》《群英会》等和昆曲《惊梦》《琴挑》《百花赠剑》等,扮相俊雅,台风潇洒,文小生文而不媚,武小生武而不过,表演规范,人物塑造准确,体现了小生行当帅与美的特点。
曾与张学津、尚长荣、王梦云、奚中路、陈少云、张静娴等京昆名家合作演出。
1997年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京剧艺术”栏目的编导和主持人。
2000年6月以昆曲《石秀探庄》、《牡丹亭·拾画》和京剧《评雪辨踪》、《孝感天》四折戏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
2000年至2003年,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担任戏曲系主任,并担任上海市第一、二届京昆艺术研修班和京剧艺术研修班班主任。2002年赴日本东京和花柳千代舞踊研究所合作演出大型舞剧《大敦煌》。2003年策划王思及、李文敏教学成果展演系列活动。在此期间,上海电视台为他制作了专题片《张尧和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曾撰写《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京剧小生》、《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戏曲表演教学剧目纲要·小生篇》、《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四年本科小生行当教学大纲》和《中国京剧小生表演艺术》,《中国京剧小生表演艺术》为北京市教委人文学科科研项目。
曾为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韩国汉城艺术大学、中央大学戏剧系、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生、法国里昂大学教授、日本前进座话剧团、苏丹文化部长、上海多国领事馆领事及文化官员讲解戏曲表演。
曾获“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和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银奖,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曾多次为他录制《名段欣赏》。
(责任编辑:藏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