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2006年表演系的招生考试已进入了复试阶段,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报考中戏表演系的考生达到了8900人,创历史新高,而录取名额只有56人。除了中戏外,各大艺术院校都是“千里挑一”的残酷选拔,可这并未吓退数以万计做着明星梦的考生们。记者昨日分别采访了相关人士,他们对“百万大军挤独木桥”报考艺术院校的现状以及“超女”是否适合报考表演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杜庆春(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今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专业的考生有1万多人,其中表演系的差不多6000人,考生一多,我们头都大了。因为我发现,考生中并不像以前有很多热爱艺术的人,其中一些人就像买彩票似的,让这个大氛围越来越恶化。我还未听说“超女”考电影学院的事情,即使她们考也很正常,只要是公民,她们就有考的权利,即使老太太来考也没问题,前提是一定要热爱艺术。
陈国军(导演)
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但做成演员的人却很少,文艺圈是一个名利交织在一起的人堆。我要说的是,孩子做梦可以理解,但孩子的父母不要做梦;演员需要形象,不管孩子丑和俊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父母的天性。如果父母冷静的话,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做演员的料,或者他们很有知识的话,也可以算出成功做演员的概率,就会知难而退了。
杨紫茳(演员中戏毕业生)
春节回老家时,我就听说山东有16万考生报考各大艺术院校。接受中戏的系统训练的确是件好事,但如果考生只为出名、好玩,是没有前途的。况且,上了中戏也不一定能出名。至于“超女”考中戏,她们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了,接受正规训练固然是好,但她们考中戏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导向。假如李宇春、张靓颖考中戏了,肯定会有很多人跟风,盲目跟风的人中有些只是好玩,但这样既加大了招生工作的压力,也赔上人力和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