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个梦。做那个梦的时候我才4岁,胸口别着绣有名字的手帕到处乱跑,幼儿园老师警告说如果不老老实实午睡就会有大灰狼来吃我的脚趾头。我很害怕,于是就老老实实睡着了,然后就做了那个梦。仿佛一眨眼,白天变成了夜晚,4岁的我向落地窗外看去,一个诡异的人影正从幼儿园外的高层楼房顶上一跃而下。他的身影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定格在大如银盘的明月背景下,然后慢慢消失淡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又眨了下眼,夜晚变成白天,灯光亮起,我发现自己坐在惨白的银幕前,小规模试映的电影《野蛮秘笈》的片尾字幕还没有走完。杜牧说,“十年一觉扬州梦”,不错,二十余年又何尝不是一梦? 我们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做梦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不对,梦还有,只是变异了:做梦升职加薪,做梦桃花艳遇,做梦讨厌的上司全家死光光,做梦蜗居陋屋变成花园洋房大HOUSE……一个朋友万分愤怒地向我抱怨,他老婆半夜把他摇醒,就因为梦到中了500万;第二天他老婆十万分愤怒地向我抱怨,他老公半夜把她摇醒,就想让她说清楚如果真中了500万到底该怎么花。――别笑,这是真的。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情景剧《武林外传》,据说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阵线分明。身边的同事是这部剧的拥趸,号称“午饭”(《武林外传》Fans的简称),天天拿着连篇累牍的吹捧文章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要求我加入他们的队伍。我始终不肯,她便锲而不舍地追问原因,“为什么?多搞笑啊?多好玩儿啊?多无厘头啊……”真的像只苍蝇一样。可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因为《武林外传》严重雷同了一部叫作《清明酒家》的同类型同题材而不幸失败的情景喜剧?不行,影视圈内道德早已不是衡量好坏的标准了…… 好在让我看到了《野蛮秘笈》。灯光亮起,夜晚变成白天,电影的片尾字幕终于走完,心里忽然如明镜般透亮。排斥《武林外传》,不是因为它不可乐,拍得不好,而是因为它破碎了我的梦。像每一个差不多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我也曾经沉迷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世界当中,拿着一根树枝当做打狗棍拼杀在胡同、大院之间;或者用吸铁石在沙子堆里吸了一铁锅的铁砂,苦练铁砂掌至皮破血流。虽然随着年龄增长,不得不人五人六、道貌岸然起来,那一份宝贵的武侠梦想却格外珍惜,它包含了太多美好记忆。 《武林外传》说,啥侠不侠的,那是忽悠你呢;《野蛮秘笈》说,侠不但好,而且是真的,就在你身边呢,只不过你没开天眼看不见!是的,你只是没看见,但说不定就梦到过,就像我一样;也许你其实已经看到过了,但只把它当做了一个梦!“庄周晓梦迷蝴蝶”,你怎知是真是假? 想起了几部美国电影。《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系列、《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还有我个人最热爱的《楚门秀》(《TRUMAN SHOW》,又译《杜鲁门节目》)。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最富想像的作品,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点――神奇世界就隐身于现实生活当中!《黑客帝国》里,Neo电脑屏幕上流动的绿色字符;《哈利·波特》中,小哈利迎头撞向的火车站站台;《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里,那莫名其妙的七层半;《楚门秀》中,那从天而降的“天狼星”灯座……也许会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以“胡编乱造”的罪名大加声讨,但谁能否认这些电影无与伦比的想像力? 《野蛮秘笈》的宣传口号是“打造中国版的《哈利·波特》”,此言一出,引来各方讥笑。《哈利·波特》何许人也?那是横扫全球累计票房几十亿的魔法小神童;《野蛮秘笈》何许片也?香港娱乐片之王王晶为了抢国内贺岁档的应景之作。高下优劣,似乎不用进电影院看便可立判。可真是这样么?那些讥笑者,有谁真的看过《野蛮秘笈》了? 我看了《野蛮秘笈》,也看过《哈利·波特》系列。你要问我《野蛮秘笈》的拍摄水平比《哈利·波特》如何,那自然是大大不如;可如果问我那个更好看,那还真不好说了。为什么?不是《野蛮秘笈》拍的真有多么精致,而是它表现的“梦”,是我们东方人的“梦”;《哈利·波特》的“梦”,是他们西方人的“梦”。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龙”吧,前一阵北京奥运吉祥物候选中龙的呼声很高,可最后连藏羚羊都有代表了,却没有咱们华夏象征龙的身影,官方说法是,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不适合做吉祥物。咱们中国象征吉祥的龙到了西方,怎么就变邪恶了?不但咱中国人不明白,人家西方人也不明白――这就是文化差异的体现。 《野蛮秘笈》里表现的神奇世界,是咱东方的,咱中国人的,作为自小就有武侠情节的中国人尤其青年人来说,就好像圆了一个梦――片子开始时还处童年的女主角指着窗外对父母说“刚才我看到有人在天上飞!”,我们这些看电影的武侠粉丝也一样难以抑制地想大喊“刚才我看到武侠在天上飞!” 回过头说《武林外传》。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为什么不喜欢它了,因为它偷懒,因为它投机取巧,因为它貌似创新却一无创新(西红柿春节期间涨价,请尽管扔),因为它告诉我们,武侠就是一可以随意嘲弄歪曲的小丑(尽管我相信《武》是极度善意)。 我也许做不了这样的统计,《野蛮秘笈》到底暗合了多少人童年的梦,但我相信肯定不少。我也许也永远不会知道,《野蛮秘笈》创意之初,到底是想明白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才借鉴《哈利。波特》把武侠内容放到现代的还是完全无意识的灵机一动?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了吧,不管怎样,做一个“噎死”还是很幸福的事儿―― 什么?不明白?笨,就是“《野蛮秘笈》的粉丝”,简称“噎死”。 2006-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