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似有赶工嫌疑 大腕作品乏善可陈
■语言节目创新少
今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达到了12个,创历届之最。但是记者在彩排现场观察到,除了赵本山的小品“犹抱琵琶半遮面”保持神秘外,其余11个真是相当平淡。姜昆领衔的《八仙拜年》倒是挺热闹,但不引人发笑;牛群的《打工幼儿园》讲了两个操方言的老师办了一个不正规的幼儿园,弄得孩子们一口地方话的故事;蔡明、郭达打起“马大姐”的招牌:郭达为了和前妻复婚,一会儿想甩了女友岳秀清,一会儿又改主意,弄得热心的马大姐来回为难,有点像传统相声《扒马褂》;冯巩、朱军的《跟着媳妇当保姆》则是一个农村男子不想让漂亮老婆到城里打工的故事。这几个节目都给人似曾相识之感,离大腕们的经典之作水平相差甚远。黄宏的《邻居》则是最令人失望的,去年的《装修》很不错,几乎是语言类节目里唯一可以与赵本山抗衡的,今年的续集里黄大锤(黄宏饰)替女房东看家,把两个邻居当成了小偷,观众甚至不明白他要表现什么,给人仓促赶工的感觉。至于南方的小品和相声,都一律以方言版普通话亮相,北方观众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四川大腕张德亮的小品《粑耳朵》,使两个怕老婆的男人洋相百出,现场的四川舞蹈演员们看得兴高采烈,尖叫欢呼,而其他人则面面相觑;大兵、卫国的相声《谁让你优秀》讽刺了社会上的“红眼病”,和马季、赵炎的作品《红眼病》同题,但是水平相差很远,几乎冷场,没什么人笑。总之,语言类节目没出彩,就等赵本山来救场。
■文字游戏偏低俗
在现场彩排中,很多语言类节目出现了让人不太舒服的段子,比如像冯巩在《跟着媳妇当保姆》里两次开涮李咏,“驴脸永远属于主持人李咏同志”、“李咏那下巴用牛拉着能耕地”,似乎有点拿人家的生理缺陷开玩笑之嫌;黄宏的小品里出现了“住楼上就姓尚,住楼下就姓夏,我住当间儿,就姓‘裆’啊?”南方的小品《粑耳朵》里大喊“雄起”,牛群在小品里的名字叫“马尚风”,这些文字游戏在春晚上听到让人觉得怪怪的。
2006年春晚昨日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进行了第一次带妆带观众的彩排,除了赵本山的小品《说事儿》和港台演员缺席外,其余重头节目全部亮相,姜昆、牛群、蒋大为等众多大腕也纷纷回归春晚,可惜大多数节目乏善可陈,现场观众笑声寥寥。和去年春晚一比,感觉就像是看完《无极》之后觉得《英雄》还是挺靠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