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又来临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习惯中的文化大餐让全中国老百姓又骂又爱。而对我们,2057万的聋人观众呢,是又恨又爱。因为我们听不见或听不清主持人精彩的台词,相声和小品幽默的对白。我们可以欣赏的,只有歌词。因为它们是字,是字幕,我们用眼睛,拼命地捕捉每一个我们可以看到的方 块字。我们梦想的世界,有个用文字搭筑的睛空…… 2003年在大家的努力下,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在重播时所有的节目都加配了字幕,2004年,又是第一次在重播时包括主持人的话,全部加配字幕,2005年,在重播时所有节目加配字幕,跟2003年的情况一样。2006年,我们知道,在重播时台里也会考虑我们的呼声,并且,在网络上也有了一个春晚。 但是,文化的传统根深蒂固,那就是,一家人团圆,吃饭,看春晚。而多少的聋人家庭,有着健全的双亲或是健全的儿女。又有多少的聋人,跟健全人成婚。还有多少的年老失聪者,在团圆的日子独自体会孤独!美国著名的盲聋作家海伦?凯勒说,盲,是人和物之间的联系被隔断了;聋,是人和人之间的联系被隔断了。所以,如果有来世,她跟记者说,她宁愿选择做盲人。为什么?就是聋,带来的不仅仅是听不见! 全国有聋人2057万,这是1989年的统计数。据保守估计,因药物中毒、空气污染等问题,每年新增3万聋儿。如果再涵盖成年,老年失聪者,至今可能新增聋人人数500万。2557万人,我们的家庭,该是多少个家庭啊!难道每年的除夕,我们都要一如既往地陪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强颜欢笑,傻乎乎地直到午夜零时?或是借口年纪大了,早早上床睡觉? 我们非常理解,中央电视台在信息传播这方面为公众所作出的努力。有个建议,不知可行不可行: 从2003年至今,聋人朋友们有一个声音自始不渝,那就是希望能在现场直播时实时看到字幕,而不是重播时刻。理由不言自喻。当然这个也是电视台的同行对我说的难中之难,是件办不到的事情。 可是现在在技术上有个进步,1996年有了个“速录机”,是一个无声键盘,可以与说话人同步录入字,且正确率能保证在99%左右。这个行里最好的速录员自2003年中国残联代表大会起一直是聋人会议的常备工作人员。不仅是我们,外交部,法院等部门可以验证这个字幕的确能做到同步和保证出错率。 所以我们有一个考虑,春晚当天,既然不只有中央电视台一台播放晚会,中央电视台其它几个台也转播。不知可不可以拿出一个转播的台,在这个台上加配字幕。中央一台和原来一样,不变。这样,不打扰不看字幕的观众,又方便了看字幕的观众。而且,这么做,在全世界都会是一个创举!(欧美国家是规定同步直播三小时内必须加配字幕) 我们呼吁,我们祈盼,共同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的这一天能否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