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渐成票房主力
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前天(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从1905年的《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已走过了整整100年的漫长岁月。经历一段低潮期后,中国电影慢慢复苏,在今年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票房总成绩大幅度上升,也有更多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冲出国门,走向国际。在逐渐走向辉煌的同时,中国电影业也存在着不少“隐忧”。
票房今年达到20亿
中国电影的复苏是2002年开始的。这一年,张艺谋的《英雄》票房高达2.5亿,成为中国电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成为当年在内地上映的所有电影(包括好莱坞大片)票房之冠,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与此同时,冯小刚的《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片也奠定了其“贺岁片霸主”的地位,国产电影终于重新成为城中热点。
2005年的中国影市更是热闹,年初的《功夫》、暑期档的《头文字D》、国庆档的《神话》、12月份的四部大片《如果·爱》、《无极》、《情癫大圣》、《千里走单骑》,票房增长点可谓贯穿全年。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字,2005年的中国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了260部,比去年增加48部,增长幅度达23%。2005年电影票房收入为2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15亿元票房收入增长了33%,国产影片连续三年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其中,合拍片逐渐成为夺取票房的主力军,海外电影人和海外电影资本在政策的扶持下纷纷进入内地,票房上3000万元的电影几乎全是合拍片,像《千里走单骑》、《无极》。仅《无极》就吸引了韩国、美国和日本的投资。而大批香港电影人也开始以内地为第二工作重心,香港著名导演韦家辉对记者表示,目前几乎所有香港电影人都很重视内地电影市场,甚至视之为“主要命脉”。
产业化其路犹长
不过,即使票房一片“看涨”,还是有电影人指出繁荣的背后仍有隐忧。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说:“在增加了那么多院线、影院的前提下(据最新统计,全国加入院线的影院共1243家,银幕总数2668块,新增影院达55家,新增银幕272块),票房增长的幅度其实并不高。而且中国的电影市场出现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票房集中在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算上四川、浙江、湖北的几个主要城市算是比较好的,其他城市则十分不乐观。”
除了院线发展的不平衡,电影作品的市场化仍然不足。许多“第六代”导演虽然获奖无数,却面临着票房尴尬。另外,制片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投入产出机制,自身的造血机能差;高票价将普通观众挡在门外,国内大城市票价动辄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盗版音像制品、网络非法下载造成票房流失;质量上乘、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国产片仍属少数;后续产品开发滞后;许多电影人千呼万唤的电影分级制度仍未出台……目前的中国电影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国际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