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张艺谋还是高仓健,对这一代人并没有杀伤力 但他们还是为影片感动
并在影片中看到了同样戴着面具的自己
《千里走单骑》80后也能共鸣
本报记者杨柳报道 在文化元素多元化的今天,80后的孩子一直被冠以“反叛、难以理解”的字眼,与家长的代沟问题更是不言而喻。然而,这些受“韩流”影响的一代,这些崇尚无厘头电影的一代,却在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中,寻找到了某种共鸣。
“代沟、面具、口是心非毫无例外地都成为了《千里走单骑》的关键词,”生于80后的杨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赞叹张艺谋的功力,“老谋子知道什么是现代人的苦闷。”
我们总在禁锢自我
“与其说我是在看一个日本父亲为病重的儿子,甘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不如说是我在这个影片中试图寻找一种似曾相识的亲情。”生于1985年的晓莹,坦言20岁的她根本对这种讲述亲情的片子没有兴趣,“无论是张艺谋还是高仓健,都对我没有任何杀伤力,”只是网友的强烈推荐,才让她动了来看看的念头。“我们这些80后确实和父母有很深的代沟,虽然是相亲相爱,但却不能彼此沟通。因为我们慢慢地把自己禁锢起来了,不断压抑的感情,让我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越发僵化。”
被父亲的孤独身影触动
从晓莹的言谈间,发现她很在乎这份亲情,但是她的语气却带着些许的无所谓,“看着《千里走单骑》中父亲的孤独而又执着的身影,我哭了,陪我一起来的朋友也哭了。我仿佛看到自己父亲苍老后的画面。”晓莹表示,与父母沟通良好的朋友,可能只是感动影片内容本身,而像她一样与家长有过激烈冲突的人,感受到的则是强烈的共鸣。“《千里走单骑》是在撕心裂肺地为我呐喊,喊出了积压我心中的苦闷。”
看完影片,们继续戴着面具
“亲情其实是掩藏在面具下,却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刚刚参加工作的曹先生告诉记者,“东方人似乎都不善表达自己的感情,我爸妈就从来没说过‘很爱我’之类的话,而我也从未用语言表达过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面对亲情,我们确实都戴着面具。”曹先生说,张艺谋用一部影片说出了父母的心里话,也感动了80后的我们。“但是张艺谋虽然看到了,也说出了问题,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还是很难将对父母的爱说出口,我想父母也是。”
情感难赚票房
一个日本老人为了病重的儿子踏上了千里走单骑之路,一个傩戏演员因为思念儿子躲在面具后面哭泣,一个六岁的小孩坚持不肯去见亲生父亲,两个热心的中国导游义务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日本客人,是什么样的情感和力量了造就了《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千里走单骑》的编剧邹静之———解答其中那些感人的情节背后的深意。
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中国来
影片重现:高仓健戴着黑色的鸭舌帽,静静地站在儿子的病房外,隔着一层布帘的儿子却不肯见他一面,儿媳妇给他拿来一盒录像带,正是因为看到了里面的傩戏让高仓健踏上千里走单骑之路。
邹静之:构成影片的矛盾和冲突
解读:很多观众问我,说是高仓健如果和他的儿子有矛盾,为什么不在日本解决,反而要千里迢迢到中国拍戏?我觉得把一个日本老人放进一个语言不通的陌生环境,让他拼命地就好像捞稻草一样去寻找,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矛盾和冲突。
为什么选用面具戏
影片重现:高仓健去监狱拍李加民的“千里走单骑”,但是锣鼓声响了两遍,李加民迟迟不动,直到李加民摘下面具,露出一张涕泪俱下的脸,高仓健这才明白,看起来威武的红脸关公面具背后,是一颗思念儿子的柔软的心。因此高仓健决定要达成这个父亲的心愿。
邹静之:面具是影片的点睛
解读:我们的剧本原来打算讲陕北戏,后来挪到云南来拍,意外地发现了傩戏,也同时得到了面具,这对我们是个意外的收获。面具,勾勒了电影的主题,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和沟通,但是首先你要摘下面具。
为什么父子之间缺乏沟通
影片重现:蒋雯给高仓健打电话时候说,高仓健的儿子当年在丽江一住就是大半年,也没有什么朋友,经常坐在酒吧里看雪山看一下午。高仓健才明白,儿子表面坚强背后竟然和自己一样的孤独。
邹静之:孤独是人类共同情感
解读:让高仓健在异国他乡千里之遥意外体会到了儿子的孤单,他们父子之间的隔膜也是现代社会的通病,这种孤独正是电影的主题,张艺谋把这个孤独放到一个亚洲乃至世界的视野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以真诚来打破隔膜,并且这些都是不分国界的。
为什么结局不圆满
影片重现:千里走单骑唱罢,高仓健回到海边住所,默默地凝视大海,留下一个坚韧的背影。
邹静之:生活总是带有遗憾
解读:这个开放式的结局是很平静很意味深长的,高仓健最后也没能见儿子一面,这个结局看起来不够圆满,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带有这样的那样的遗憾,有时候留有遗憾反而更加美好,更加引人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