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应当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西方作曲大师,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悲怆交响曲》等作品脍炙人口,也是因为他为《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创作了永留后世的音乐。中国观众是最爱看俄罗斯的《天鹅湖》的,每看一次《天鹅湖》,就要重温一遍柴可夫斯基的优美音乐。可以说,长期以来,我们是因芭蕾而记住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2006年1月13、14日,俄罗斯艾夫曼芭蕾舞团将在人民大会堂上演舞剧《柴可夫斯基》,用芭蕾来讲述他辉煌的一生……
浪漫而忧郁的音乐大师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柴可夫斯基身处的十九世纪末,是全欧洲古典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和迅速走向衰败的时代,在浪漫主义运动最后阶段的悲观主义漩涡中,柴可夫斯基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音乐美,成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柴可夫斯基受到母亲的启发而喜欢上音乐,并不顾父亲的反对到彼得堡音乐学院求学。毕业后,他在学校里担任音乐教授,并逐步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这时的他创作出《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钢琴协奏曲》等音乐经典,晚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顶峰时期,不断有新作问世,这期间他创作了《第五交响曲》、《曼弗里德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还有《暴风雨》、《意大利随想曲》、《一八一二年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各种器乐重奏、钢琴独奏、声乐浪漫曲等。
“三剑客”之一再现老柴一生
俄罗斯艾夫曼芭蕾舞团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和圣彼得堡基洛夫—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并称俄罗斯芭蕾舞界三剑客。该团到京无疑将为中俄芭蕾交流揭开全新的篇章。这是第一次,我们将用芭蕾来怀念赋予芭蕾以音乐生命力的柴可夫斯基。俄罗斯编舞大师艾夫曼用突破性的手法再现了老柴的一生。在他的编排下,古典芭蕾的优雅、现代芭蕾的激情、戏剧的震撼力甚至是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交融在一起,他着重表现了柴可夫斯基的浪漫与忧郁并存的内心世界。
老柴经典音乐将贯穿全场
记者了解到,这台舞剧的诱人之处不仅在于编舞大师艾夫曼设计的创新的舞蹈动作,更在于舞剧中选取的柴可夫斯基名作。这些伟大的音乐作品将串联起整场演出,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体味老柴的经典音乐。因此,这台演出更像是一次柴可夫斯基的专场音乐会。
芭蕾舞剧《柴可夫斯基》以倒叙的手法,使用作曲家于1888年创作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在“与命运斗争”的主题氛围中拉开帷幕。舞剧开场便是作曲家的死亡,大段的群舞配合着双人舞、三人舞不断地冲击着舞台,表现作曲家临死时内心的激荡。与此同时,编排者让三位女演员轮流登台,用以表现老柴生命中的女人们。这时的三人舞与双人舞着重表现了柴可夫斯基充满激荡的内心世界。
经历了上半场的震撼,《柴可夫斯基》的下半场在《弦乐小夜曲》“华尔兹”的音乐声中开幕,人们翩翩起舞,对对舞者在旋转,老柴一生的好友“梅克夫人”出场。在随后的《意大利随想曲》中,舞蹈演员则用肢体语言表现了柴可夫斯基晚年所处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人们对财富和名誉的竞相追逐。舞剧最后在《B小调第六交响曲》中结束。这首曲子象征着柴可夫斯基一生中忧伤、痛苦与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