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踢踏舞中有爱尔兰踢踏舞的影子,新疆舞越来越像埃及的肚皮舞。这种随大流的趋势不扭转,中国舞蹈没个性,没前途。”十一月十七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舞蹈节的一个艺术研讨会上,来自新加坡的舞蹈专家庄耿精说。
庄耿精说,《云南映象》是一部经典的佳作,但任何艺术成就都是唯一的,有个性的,盲目模仿只能造成随大流。从一些舞蹈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藏族踢踏舞中有爱尔兰著名踢踏舞《大河之舞》,的影子,新疆舞越来越像埃及妖艳的肚皮舞。 他认为,中国舞蹈的创新应该立足“民族”,中国应该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东方歌舞团艺术室前主任邢德辉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如今中国的舞蹈界容易一窝蜂。他说,《云南映象》本是杨丽萍潜心多年,走遍云南的乡间地头,集结当地一批民间艺人精心构织的一台原汁原貌的歌舞演出,作品中那种“原生态”让很多人为之感动。但是杨丽萍的成功“吸引”了许多舞蹈团,他们的演出清一色地亮出“原生态”的旗号,演的不过是那些经过刻意加工修饰过的民族风情,“原生态”成了他们提高身价的砝码。
“泛滥的所谓原生态是对观众的一种误导,结果只能是坏了观众对原生态的胃口。”邢德辉说。他说,不要把《云南映象》看成一个天大的成功,从而盲目模仿,一味模仿《云南映象》将是中国舞蹈界的悲哀;中国舞蹈乃至艺术界应改变这种随大流的现象。(甘娜 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