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广州的房子在丽江花园,那里最近新建了一楼盘,树了大广告牌,很是玩了些文字游戏。“值,得等;值得,等;值得等!”——从里面可以看出汉字的无穷妙处,调换一个标点符号就会有大不一样的寓意。
国人数千年前,从苍颉造字开始,就喜欢把玩文字。连孔乙己都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把玩一番也大概是情不自禁,虽还未到咳血赏梅的程度,但已些许露出“摩挲三寸金莲”的病态。玩汉字的中心又在于玩自个儿名字,取笔名是初级的,堂堂七尺男儿偏偏取个阴柔笔名,张啸刚偏取“东门飘雪”,谭飞偏取“章台柳”。更高一级的是改名字,在演艺圈,改名图的是吉利,图的是走红赚钱,因此改名字早就蔚然成风。远的如刘福荣改名刘德华,近的如马晓颖改名马俪文。还好,他们不象一个本叫王菲的女歌手因为跟李亚鹏老婆“撞了名”被迫改名而行,他们,都还成了。
前几日,马俪文导演成了,她有些哆嗦的举起第25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杯,当然,说哆嗦是因为她激动,不是紧张。在艳阳高照、气温不低的三亚,这绝对是一个大冷门。作为中国最会包装80岁以上老太太的女导演,马俪文那晚很激动,大概哭了好几次。幸好,照本宣科的开奖嘉宾在念她名字时没幽默地说:“马俪文,括弧,原名马晓颖,括转”,否则,她肯定会破涕为笑,这会坏了气氛。她会笑的原因还有刚改了名就拿到“金鸡”——当然不是吴君如那部暴笑片,而是中国电影至高荣誉,这也太宿命了。
四年前,刚见到马晓颖的时候,完全不相信她是一个哈尔滨女人。因为她特别纤弱特别南方,且眼神平和,毫无侵略性,这跟我认识的很多哈尔滨女人不同。当时马晓颖四处在为她的处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寻找投资,风霜扑面的样子,实在不容易。她当时想表现的中老年母女之情,大概是最难在银幕上煽情的一种,更难打动男性居多的投资老板们,因此资金找得很苦。后来总算找到了,戏拍出来,首映我也去看了,很不错。黄素影、斯琴高娃演得细腻,导得也很细腻,节奏感把握得很理想。这第一步实在迈得不错,听说影片频频拿奖,票房相对投资来说,也完全可以交代。
但马晓颖还是改名字了,可能是找了大师算过,也可能是觉得“晓颖”二字格局不够,就象马晓春,早期被聂卫平压着,后来又出了常昊,终是不爽。改了马俪文,导了《我们俩》,前“马晓颖”终于在中国电影100年的时候修成正果,成了最佳导演!这可不是新人奖,而是张艺谋、陈凯歌们拿过的奖!有人说《我们俩》得奖是因为评委中老太太多,容易共鸣,但我想这话经不起推敲:成龙也拿了奖,难道评委中的老太太都是练家子?
本次金鸡奖,大家在南方一个到处都是“地陪”的城市吵嚷着:苏有朋撞了葛存壮老爷子的腰;何洁在红地毯上摔了两跤;炒作高手们纷纷开发布会,但实际上忽略了金鸡的新意:一个没有任何背景,不是谁的门徒,年龄不到35岁的女性导演,冲破重围,拿了最佳导演奖,这是最大的新意!这只金鸡可不是《大长今》里从明朝进口到朝鲜给宫廷厨娘练手艺的金鸡,而应该是指向下一百年的风向标。
尽管很多圈内人对此有不屑,但它的意义短期内很难取代。因此,改名字吧,想拿大奖的人。听说一个星座专家劝袁泉改名,很好,改吧。如果改名就能改变运气,改善现状,带来新意,哪怕一丝新意的话,我最希望中国男足球员改名,姓黄改成黄善洪,姓李改成李荣杓,但千万别姓罗改成罗纳尔多,姓齐改成齐达内,那实在差得远。——相对中国男足来说,眼下中国电影距离世界还不算远。 谭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