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河北人民的“家乡戏”、“省剧”。它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之后经河北人民培育而形成的,大约有140年的历史。其兴盛时,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地方剧种。
河北梆子剧目分传统戏剧目与时装戏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约五百五十多个,有《杨家将》、《庆顶珠》、《宝莲灯》、《铡美案》、《教学》等。时装戏剧目一百五十多个。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南北合》、《春秋配》、《斩子》等。
河北梆子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多为河北地方口语,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伴奏铿锵有力。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的整句。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腔和收束板等。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净、丑四行。此外,河北梆子在剧目唱腔伴奏等方面曾给北路梆子、老调梆子、评剧以一定影响。(“中华之声———2005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将于今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在广州、深圳、佛山举行)
(栩/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