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本是中国女子传奇中的传奇,而昨天下午在艺术节开幕式上隆重首演的上海歌舞团和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花木兰》,运用国际力量打造“中国元素”,东西方舞蹈语汇在舞者的灵感中强烈碰撞、绚丽交织,让这朵古老的奇葩在保留中国民族神韵的同时,绽放出全新的色彩。 “如此古典,却又如此现代,太特别了。”记者在舞剧《花木兰》演出现场听到的这句评论似乎很矛盾,却非常真实。来自悉尼舞蹈团的编导墨菲是享誉西方舞坛的“鬼才”,而昨晚的舞台上的确处处可见奇思妙想:无论是巨型蛛网“立”起的异族敌军阵营,三道白色圆形立体风带在舞台上“吹”出塞外漫天大雪,还是木兰在燕山“雪幕”间行走时若隐若现、亦幻亦真的“安能辨我是雄雌”的灯光效果……而前年曾以《莎乐美》震动上海舞蹈圈的悉尼舞蹈团此次派出15名原班人马,再度让观众见识了西方现代舞强悍的表现力。与其相互辉映的是,上海歌舞团40位演员中国古典舞的刚柔并济,在多个双人舞和单人舞舞段中展示出深厚艺术功力,余韵绵长。特别是吴佳琦饰演的女主角,集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技法于一身,举手投足却始终有种沉静自若的中国气质,令这朵“木兰花”画意十足。 舞剧所用的音乐也十分奇特,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作品中穿插运用的昆曲念白和女高音咏叹,“旁敲侧击”着女主人公的层层心事,而澳洲著名打击乐组合的现场演奏为中外演员的大段群舞增色不少,极有震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