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民营剧场北兵马司剧场就要从社会地图上———或许是暂时地———消失了。 北兵马司剧场是戏剧界的内部人士自掏腰包、小本经营的一家剧场。北兵马司剧场活跃的这几年,也是文化部门大投入地推广戏剧节、大规模的商业戏剧浮出水面并且风光无限的年份。而北兵马司剧场,作为一家由戏剧界内部人士自主经营的剧场,在演出风格上更为多样,在运作方式也更为多元,显然是希望能够在政府与商业之外提供另一种声音,为更多方式提供一个演出空间。 在没有政府补助的前提下,在民间资本脆弱微小的现状里,北兵马司剧场要想生存,可以依靠的就只有“以戏养戏”的原则了。“以戏养戏”应该是戏剧生产的良性原则之一,是在政府资助与商业攻略之外一种必然的惨淡经营。那么,北兵马司剧场的消失,或许说明了一个事实:在现有的环境下“以戏养戏”变得越来越艰难。这里面自然有上面提到的环境问题:政府的戏剧节、演出季,财大气粗,有着不由分说就能抢占演出市场的优势;商业戏剧的明星攻势,也分流了部分观众。 但我们也无法以环境的恶劣推托了主体的责任:剧场是以剧为依撑的,在没有好剧的局面下,“以戏养戏”就自然变得为难了。有了剧场,有了能施展才华的空间,却缺乏在这里能够足够展现的能力。因此,一方面是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是自我成长的缓慢———戏剧人虽然费力地撑起一个场,没有后继因素跟上,自然也就容易坍塌了。 在一般的营业性戏剧演出之外,北兵马司剧场还有一个重要面向:几年来,这里有讲座,有交流,有工作坊———这些原本应该是剧场应当承担的职能。剧场,作为一个在社会地形图上实际存在着的场域,它在公共文化建设上自然也有着更多的职责。目前,在院团剧场缺位的情况下,北兵马司剧场在这一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承担了一个公共空间的职能。从民间立场出发建设公共性,是当前许多领域共同奋斗的方向。这几年来,围绕在北兵马司剧场周围的民间戏剧活动非常活跃,北兵马司剧场在戏剧这一领域为建设公共性也的确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北兵马司剧场的失败,有文化政策的缺失;而它“以戏养戏”方式的失效,自然就是社会主体性的缺失。 如今,北兵马司这个“场”即将静静地消失了。我想,在这个“场”消失之后,一方面,我们仍然要积极寻求支持民间戏剧创作的文化政策,期待着有利于民间社会成长的文化方向;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呼唤一种能对当下现实做出思考与回应的戏剧,呼唤在任何一个公共空间里的主体的成长。 □陶子(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剧场”,共找到1,990,160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