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开播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的《兄弟连》。这个说法的由来,指的应该是剧中1941年主人公李云龙带领的独立团和日军在野狼峪下一场冷兵器的肉搏战。那一场战争在原作中的字数只用了1000字。对于战争的惨烈,也只用了一句话来描写:“田野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血淋淋的尸体,像个露天屠宰场。300多个关东军士兵的尸体和300多个八路军士兵的尸体都保持着生前搏斗的姿势。”在电视剧中,这一段是拍得最好的一段。在往常的战争电视剧中,拍摄方法通常如下:在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的战场,敌我双方势力悬殊,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位士兵将生死置之度外,冲锋号角响起,集体举起刺刀冲出战壕——慢镜头、大特写,英雄缓缓倒下,音乐响起。
但在《亮剑》中,导演只用了一个长镜头冷静地对准了这肉搏时刻,前排的倒下来,后排填充上去。如果说这部电视剧是中国版的《兄弟连》的话,也只有这一段具有了《兄弟连》的冷静与残酷。
其实,无论从立意还是叙述手法《亮剑》与《兄弟连》并无共同之处。《兄弟连》讲述了一个整体,所有对战争的残酷展示都是为了说明战争对人的摧残和改变,是反战。而《亮剑》是在塑造英雄,讲的是战场上的侠义传奇。小说作者都梁借主人公李云龙之口点出了题目的含义:“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
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从这句话中,很容易看出都梁对人物,尤其是对英雄的评价标准其实是相当传统的:血性、讲义气、豪爽。所以,作品中安排了大量的情节来表现李云龙的草莽性格:讲粗话、向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有一段情节最具典型性:独立团收编了一群土匪,李云龙的好友和尚去收编这群土匪,却在路上被他们误杀了。李云龙一怒之下扫平了土匪的老窝,杀了土匪的头领,因此背处分也在所不惜。这是典型的话本小说里对英雄的描写方式。
据说,《亮剑》的作者都梁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小说,写成《亮剑》之后,他把小说投往数家出版社均被拒绝。这桩逸事当然可以被看做又一个典型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例子,但是从一家普通出版社的角度,做出拒绝的决定有情可原。因为,如果你一口气看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等等近年流行的军旅作品,你就会发现,李云龙与石光荣、姜大牙等人的形象太相似了:同样是没有文化,同样草莽出身,同样娶了“小资情调”的革命女青年,同样因此而引起了家庭矛盾,在“文革”中遇到了同样的遭遇。或许这的确是当时一批将领的共同经历,但作为文艺作品,独特性才是生命力所在。
值得读者欣慰的是,在《亮剑》小说的结尾,都梁给出了一个和其他不一样的惨烈结尾:在“文革”中,血性的李云龙被打成反革命后拒绝了老战友为他安排的逃生途径,却把造反派的首领请到家中,当着他的面用手枪自杀。
而他的妻子在监狱中愤然割腕。我喜欢这样的结尾,这结尾才符合一个血性英雄的性格:不低头,不乞求,不苟活。相比之下,电视剧《亮剑》的结尾令人失望:在这个结尾中,李云龙下放到农村隐居,边境吃紧,他被重新起用,终于死于飞机故障——这更像是一个满怀韬略的逸士高人的收梢。□马戎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