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第五届大学生戏剧节在北京落幕。与往年不同,今年“大戏节”增加了一个新的单元———青年戏剧论坛。论坛在北京北兵马司剧场召开期间,对戏剧的共同爱好使大家共聚一堂,其中既有大学生剧社成员、戏剧爱好者和在“大戏节”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戏剧创作者,也不乏林兆华、黄纪苏和田沁鑫等当前戏剧界的“大腕”,而论坛的中心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学生戏剧节。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让论坛几度陷入沉重的气氛中。而问题的答案本身也十分沉重:正是职业戏剧界僵化封闭的运作体系让我们需要大学生戏剧节。在目前国有院团体制大一统的情况下,大学生戏剧节是屈指可数的来自民间的戏剧力量的代表。“大戏节”独立于职业体制外的运作模式,有可能为未来中国戏剧节的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新路。
“大戏节”发起人之一、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告诉记者,中国目前职业戏剧界处在一个自娱自乐的“卡拉OK”时代。戏剧界很多人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观众,而是集中于政府设立的大奖。对奖项的追求已经压倒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观众审美要求的满足,成为某些剧团的最高目的。这样的后果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观众的日益流失。以奖项为目的的剧目在艺术上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而且,这些剧目为了获奖往往不惜血本大投入大制作,其高额票价将绝大多数观众挡在剧院门外。
当戏剧界自我封闭时,大学生戏剧节这个体制外的戏剧节日,却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01年第一届大学生戏剧节只有4个学校的6个剧目参展,而今年已经有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40多所高校的近50台剧目参展,约有两万名观众观看了各场演出。中央戏剧学院的《长梦》演出时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
有专家指出,大学生戏剧节的成功就在于它的民间性和草根性。大学生完全是出于对戏剧的爱好而投身其中,单纯的动机让大学生摆脱了各种束缚,反而更有可能接近艺术的真谛。今年北大推出的原创音乐剧《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就令不少专业人士感触颇多。“大戏节”的发起人、北京北兵马司剧场负责人袁鸿告诉记者,他当初发起“大戏节”除了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让职业戏剧人看看这些非职业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作的,给他们一个冲击。
对于戏剧的发展来说,大学生戏剧节最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一批戏剧观众。“大戏节”发起人、剧评人水晶曾说:“最好的明证是有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开始有自己的剧社,校园剧社的剧目产量不断提高,来自校园的观众也已成为戏剧观众的主力军”。同时,“大戏节”的低廉票价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了剧院。杨乾武高度评价了这种低票价模式。他指出,现有的高票价模式由于缺乏稳固的观众群,只能以大腕和大规模宣传吸引观众,这种模式最终将形成恶性循环。
“大学生戏剧节花钱很少,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的社会空间很大,民间的戏剧力量会壮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戏剧节是中国戏剧民间模式的一个借鉴。”杨乾武表示。(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廖文亮 赵冰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大学生戏剧”,共找到47,680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