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
作者: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
改编:饶晓志(阵地戏剧工作室)
人物表
(1)现实剧组中的人:
导演
小南
冰冰
刘名
场工
几个群众演员(可不要)
(2)假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剧中人:
父 亲——五十多岁,他的举止时而殷勤温柔时而粗暴生硬,传统的父亲形象,却又有小男人的一面,带着反思带着悔恨
母 亲——在生活以及羞耻感和自卑感的重压下显得畏缩乏力,总是低垂两眼,臂上戴着服孝的黑纱
继 女——十八岁,却没有现代十八岁的气息,长得很美,有风尘女子的味道,又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艳,她的手臂上同样戴有黑纱
儿 子——二十二岁,单薄瘦小的身体,他对母亲皱眉不予理睬,对父亲冷淡之中透出轻蔑
小男孩——戴黑纱,又伤心又害怕,几乎魂不护体的摸样,约莫十二岁
小女孩——戴黑纱,约四岁左右,瞪着不明所以却又因为感觉家人哀伤而懂事的大眼睛
张夫人——(可不要)类似于如今开发廊的老板娘,奸奸的,身材矮小
故事简述
2004年的春天,北京的戏剧事业日渐上升,观众走进剧场也越来越多,有着复苏的气息,除了各大戏剧团体的积极排演,商家们也想借机提升自己知名度和在市场中捞上一笔。于是各类演出络绎不绝,谁都想乘着戏剧的翅膀飞翔,可是量变未必推进质变,有很多哗众取宠又俗不可耐的垃圾作品也不断产生,各路小明星也纷纷开始排演话剧制造噱头。本剧讲述的就是在排演一个跟风且俗气的话剧时发生的故事……
观众一进到剧场,就看见舞台不一样,很空旷,没有演出的迹象。一个道具师傅在台上叮叮当当的修着道具,直到场灯渐渐熄灭,副导演小南上场,通过他与道具师傅的交谈大家才知道是〈菊花〉剧组正在排练,吵吵闹闹中〈菊〉一剧的演员纷纷上场,趁着导演没有来,大家玩起了各种游戏,有人打牌有人聊着最近的某个明星也有人抱怨着演出费的问题,还有的围成一圈玩起了流行的杀人游戏。男主角刘名到来之后询问着小南冰冰怎么没到,副导演小南告戒着某人别在排练场吸烟,又忙着让大家练练台词……总之是怎一个乱字了得!突然,小南告诉大家导演来了,霎时间他们安静了,大家纷纷作默戏的样子,导演很威严的宣布开始排练,却发现冰冰还没有来,他生气的询问小南,刘名帮她说打过电话了马上到,导演却不相信,准备借机教育演员的时候冰冰来了,她生气的怒骂着北京的交通,又发嗲的对着导演撒娇,于是导演便极不自然的笑了笑。开始排练了,想不到如此严肃的导演排的东西却那么低俗,〈菊〉一剧讲述的是一个叫菊花的小姑娘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当保姆的故事,手法模仿大量的港台电视电影的桥段以及格格不入的笑料,在排练过程中导演不断的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与整个剧目却那么的不协调,小南在旁边不停的指手画脚,终于令到导演的不满而再不敢发言,可有时候却又有忍不住一吐为快的冲动,导演对音乐的挑选也让人大跌眼镜(可以是迫于投资方的压力)竟然是最世俗的网络歌曲,在音效还没有进入的情况下,小南就被当成了音响唱着伴奏极为滑稽。而男女主演在台上也是笑料百出,为了取得冰冰的好感刘名不厌其烦的给她找感觉,而演惯影视的冰冰一口台湾腔说台词,还竟然要求导演照顾她要讲清楚机位在哪里,免得自己老是背对观众,让人啼笑皆非。
在观众逐渐熟悉这个闹剧的时候,小南带进来六个剧中人,导演大为光火,强调自己在创作时间是不会见媒体的,当得知他们是来这里寻找剧作家的时候更是生气,可是他们的言谈举止还是吸引了大伙儿的注意,父亲介绍说他们只是在作家的幻想中孕育而生,还没有获得可以生存的实体,希望可以在这个舞台实现他们的愿望获得生命,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话,在大家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谈,而小南却格外的专心,经过一番争论,在父亲的坚持下,导演和大家聆听了他们的故事。“父亲”娶了一位出身卑微的女子“母亲”,生了一个“儿子”,后来“母亲”与“父亲”的“秘书”之间产生了暧昧之情,“父亲”为了成全俩人而将他们赶出家门,于是“母亲”和“秘书”只好搬至他乡生活,并生了三个小孩。过了十几年后“秘书”过逝,母亲一家人生计陷入困境,因而带着孩子们返回“父亲”所在的城市谋生,“母亲”在一家以裁缝店为掩护的妓院做裁缝工,而“继女”却被老板娘“张夫人”以“母亲”的活儿不好要陪钱骗去作妓女,“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准备和“继女”从事性交易时,被“母亲”发现而及时阻止。之后“父亲”将“母亲”一家人带回家中住,“儿子”对这一家人的突然出现极为排斥。最后“小女孩”因失足落入花园水池中淹死,“小男孩”亲眼目睹“小女孩”的死亡却无能为力救她,又因为对现状的极度恐惧和不安用偷来的“父亲”的枪自杀,在这场大灾难之后,“继女”离开家庭,家庭只剩下“父亲”、“母亲”和“儿子”三个人。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导演与父亲之间不断的辩论,令小南直呼过瘾,他甚至当起了他们的仲裁官,渐渐的导演被故事吸引,决定排演他们的故事,剧中人与演员之间却不断的因对戏的演出观念上的差异而发生争执。如冰冰和刘名的不满,继女也时常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小南对导演的不认同,年轻人小南对艺术稚嫩又狂热的追求与导演现今为了市场的妥协,十年前的导演和十年后的小南深入心灵的反衬,观众也不再将中心放在这个家庭悲剧当中,而逐渐被整个戏表达的主题吸引。了解到该剧并不在于表现一个悲痛的家庭故事,而在于深入人物心灵底层,探究人与人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并互相折磨的病根。
在讲述以及排练的过程当中,剧中人父亲在故事的阐述上和继女、母亲甚至儿子产生了分歧,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上大家各执一词难以分辨,导演又作为调解人化解他们的纷争,母亲说是父亲将她赶出了家门,而父亲却说自己是在成全他们,母亲害怕儿子因为自己的改嫁而恨自己不停的抱怨父亲,继女却蔑视母亲这样不承认与生父感情的行为,父亲在承认自己某些事情上的错误后又百般辩解,以各种论调探讨人与人的互不理解和人对自身的不确定自己不知不觉的变化,在这些点上引起了大家莫大的共鸣,小南在表示赞许的同时也质疑了如今的状态,导演也开始回忆过去的热情抱负,审视如今的得过且过。而在确定刘名和冰冰出演父亲及继女之后,剧中人和演员又出现互相不满意的状况,因为导演所关心的并不是剧中人在过去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生活,而是在剧场元素包装下由演员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艺术生活;而父亲和继女所坚持的是剧中人真实的生活再呈现,他认为若只是成为剧本中的角色,那会是没有生命的、是已死亡的角色,如继女甚至认为应该在舞台上裸露身体,和老鸨的对话应该是窃窃私语,可是冰冰觉得这是莫大的错误,怎么可能在舞台上裸露呢?怎么能不让台下观众听见呢?冲突一直在剧中持续着并且越演越烈。父亲与刘名、继女与冰冰间不断升级,导演顾全大局只好双方安抚。而在布景上双方也多有争执,继女坚持还原布景,而导演要考虑现有的设备及舞台呈现的特点,也有受到制作经费影响的原因布景简而又简。总之在排演过程中矛盾不断激化,剧中人与剧中人的矛盾、剧中人与演员的矛盾、演员和导演的矛盾、导演和剧中人的矛盾上演着一幕幕悲喜交加又发人深省的情节。最后故事在一点点的排演中现出端倪,最后当整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六个剧中人又神秘消失了……
这六个虚幻的剧中人和现实生活中的演员们在原来排戏的舞台上即兴式的演出了一场亦真亦假的悲喜剧。剧中人的理性剖析和激情宣泄把原来分明的真实与虚幻弄得模糊起来,致使人物间的冲突呈现出一派怪诞的情势,戏剧动作根本无法逻辑的完成,只能在真假颠倒,虚幻与现实错位的令人震惊的混乱中结束
总之在整个戏里,观众可以看到的不仅是各种幻象与现实的矛盾、一个家庭的伦理悲剧更多能看到的是人对自己以及社会生活的无法掌控,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人自身及别人的不断变化。可是这些主题看似沉重,却能够在形式感上加以解构,在人物对话上加以幽默和机智,最终营造出一个幽默且有感染力,真实又充满幻象,沉重却又不乏轻松、笑料百出的理想戏剧!
不得不提到的主题与形式
(一)在主题上可以用三段剧中的台词表述:
(1)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特殊的内心世界,假如我说话时掺进了我心里对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而听话的人照例又会用他的心里所想的意义和价值加以理解,我们怎么还能互相理解呢?
(2)我们大家都认为良心只有一种,其实不然。有许多的良心,彼此天差地别,当你的某一行为使你陷入一种不幸的困境,突然遭到人们的冷嘲热讽时,你就会发现人们用这唯一的准则、以这一次行为来判断你的一生,仿佛你的一辈子都断送在这件事情上了,因此而羞辱你,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3)比如说,隔着一段时间和距离,您怎样看待那过去的自己,那往昔的梦想,那旧时的情怀,以及从前的境遇——在当时,它们是您的真实经历!那么,现在回想起这些已经消逝的梦想,不复存在的往事,您会觉得全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令人头晕目眩,而脚底下踩的东西,我说的不是舞台的地板,而是大地,大地也旋转起来,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您不会由此推论,您现在感觉到的这个“自己”,同眼前这样全部现实一样,注定要在将来对于您也只是一场梦幻吗?
(二)形式:
采用戏中套戏的结构方式,幽默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物对话,对于剧中符号人物“小南”的加强,对于演员的脸谱化,现实中的人与剧中人的反差反衬,不晦涩难懂的剧情。
我们把〈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搬到小剧场的舞台上,采用伸出式的舞台,正是本着为剧本服务的目的,达到观演关系界定的模糊以期获得强烈的共鸣。我们把发生在意大利的故事变化成我们中国化的故事,这样更具有说服力,观众也更能体会到该剧的主题。这样的话剧形式在国内并不多见,而且这样一种风格形式下观众与演员间的互动更积极,更加收放自如,观众随着剧情或大笑或感动又能置身事外来冷静的思考我们要表达的主题。
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上插上超现实主义的翅膀,将打破观众的意识剧场环境与演员的投入规定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