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去年肝移植后看上去还是神采奕奕的,为什么两次进行肝移植还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昨天,带着一些读者的疑问,记者专访了全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所所长、傅彪的主刀医师沈中阳教授,请他介绍了傅彪的病情。
肝移植不能根治晚期肝癌
据沈中阳教授介绍,傅彪于去年8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沈教授说,经征求傅彪及其家人意愿后,医院决定对其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并迅速成立了傅彪手术专家组。
去年9月2日,傅彪接受了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他的身体恢复较为顺利,并在医院度过了他的41岁生日。去年10月21日,傅彪康复出院。出院后,体能恢复良好,定期随访,并能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参加了《艺术人生》采访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4月,傅彪被查出肝癌复发,4月28日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二次肝移植手术,术后傅彪恢复顺利,移植肝功能正常。但这次重创使傅彪元气大伤,病情时好时坏。
8月20日,傅彪病情再次加重,进入武警总医院抢救治疗。由于他的肿瘤广泛转移,各脏器功能都出现逐渐衰竭的症状,虽经全力抢救,但由于傅彪身体非常虚弱、营养不良,病情仍然逐渐恶化。
傅彪患的是“癌中之王”
沈中阳教授说,虽然现代医学已迅猛发展,但终究有它的局限性。傅彪所患为第四期肝细胞肝癌,此类患者一般从诊断明确到死亡,平均生存期只有3至6个月,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
据一位医生介绍,尽管傅彪的移植手术非常成功,但傅彪毕竟是非常晚期的肝癌患者,不是很好的肝移植适应证人员,因为肝癌早期患者做肝移植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肝移植不可能完全治愈他的病根,只能延长他的生命,术后发生肿瘤转移的几率仍然存在。
作为傅彪选定的肝移植的首选医院,武警总医院从傅彪得病开始,就成立了由院领导亲自挂帅的专家治疗组,研究制定了详细周全的治疗方案,由一名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和全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担任副组长,集中了医院最好的医护专家,配备了最好的医疗设备,提供了最好的休养环境,做到特医特护,所用的贵重药品及时供应,全力以赴挽救傅彪的生命。
二次移植只是延长一段生命
去年手术后不久,在观众的祝福声中,傅彪陆续在央视《艺术人生》及各种演艺圈的活动中露面,呈现给人们的还是那个气色和精神面貌俱佳的“老好人”形象。但在今年的检查中,医生发现肿瘤不仅又在傅彪新换的肝脏出现,还通过血液转移至他的肺部,连骨头也有了它存在的迹象。
“傅彪两次肝移植为他至少延长了半年的生命,如果他在肝癌早期进行肝移植,生命还会走得更远。”昨天,一位曾经参与过傅彪治疗的肝病专家告诉记者,第一次手术时傅彪已错过了最佳移植时期。目前,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移植患者还在世,已有“10岁”。
这位医生提醒说,出现过一次消化道出血的良性肝病终末期患者、顽固性大量腹水患者、顽固性低蛋白血症患者、有免疫性疾病和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这样的病人靠自身系统已无法维持生命,需要及时移植新肝。
距首度手术7个月后,傅彪在天津进行了第二次肝移植手术。据透露,此次手术不仅换掉了他的病肝,还切除了一部分有肿瘤的肺叶。对于这次手术,医生认为它是一次减瘤术,就是把能见到的肿瘤尽可能地切掉。但是,癌症毕竟是目前尚未攻克的恶疾,这次手术依然不能切干净所有的肿瘤。所以,傅彪二次手术的意义就是再延长一段他宝贵的生命。
傅彪病程回放
2004年8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9月2日,身患肝癌的傅彪在武警总医院接受了原位肝移植手术。
今年,傅彪肝癌再次复发,于4月28日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二次肝移植手术。
今年8月20日,病情加重的傅彪再次入住武警总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今年8月30日,傅彪肿瘤广泛转移,病情不断恶化,因各脏器功能逐渐衰竭而终。
肝移植·现状
去年全国1800人接受肝移植
这是需接受该手术患者的小部分
“中国内地肝移植技术近几年虽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同时还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日肝胆胰疾病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
据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及全国肝移植协作组的统计,从1976年到2000年底,我国一共施行各种类型肝移植510例,其中绝大多数为成人尸肝全肝移植,儿童肝移植及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不足10例。
2001年开始,我国肝移植技术发展很快。至2004年完成各种类型肝移植4500余例,仅去年一年就达1800例。其中2次肝移植者不足5%,极少有3次肝移植者。成人间及儿童活体肝移植也获得发展,全国约施行100例。
三问题尚需解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冷希圣教授介绍,目前国内肝脏移植的受体以乙肝后肝硬化肝衰竭者居多,占总的肝移植患者60%-70%。继发于肝炎后肝硬化的肝癌占30%-40%,个别医院的肝移植患者中肝癌占50%以上。丙型肝炎肝硬化接受肝移植者数量极少,约占移植总数的5%以下。
冷希圣教授说,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经得到内科医师、患者的认可和社会的接受,从而得以广泛的开展,但国内肝移植目前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肝癌及肝胆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肝移植亟需规范化。为晚期肝癌尤其是门静脉大分支内有癌栓者做肝移植,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供肝来源和社会资源。
第二,乙肝病毒感染复发及再感染(来自供肝),是妨碍肝移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第三,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移植术后肝炎复发率可达90%,移植前后如不加有效治疗,是导致患者移植后迅速发生肝硬化(2年之内)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术后胆道、血管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我国每年约万人需肝移植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是全球其他国家肝病患者的总和。据了解,在我国现有的2亿多肝病患者中,有几百万病情很重,每年约有上万人需要肝移植,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接受此手术。
“不仅病人和家属对肝移植的后效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大医院的医生也错误地不认可这一手术。”一位肝移植医生说,这是因为我国的肝移植手术开展的时间短,许多非肝移植领域的医生,对此技术的进展还不了解。
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肝移植以后,病人不能工作和正常生活。肝移植专家认为,这是误区。现实情况是,只要遵医嘱恢复得好,许多人不但可上班,还可参加打球、游泳、爬山等运动,有名东北患者甚至能扛起200斤大米。
建议对体检机构加强监管
这位肝移植医生认为,在我国,不仅社会名人无暇关心自己的健康,普通大众也存在重治病轻防病的观念,这突出表现在国人不重视体检这一能防大病的措施上。
他说,体检机构为查体者检查不严格,对体检流于形式,都会使本该早期发现的疾病被疏漏,等疾病严重后症状明显了,患者不仅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费,其治愈机会也大大减少。他认为,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对体检机构的漏检行为予以严查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体检的质量。
肝移植·医保
专家、患者呼吁———
将肝移植手术纳入医保
有专家提示,等待做肝移植手术的人数庞大
“每年这么多肝病患者要接受肝移植手术,可就是因为高额的费用被拒之门外,为什么政府不能将肝移植手术纳入医保?”昨天,北京市肝移植受者联谊会会长李组澄对记者表示。
李组澄告诉记者,许多患者不能做手术,就是因为费用太高了,实在承受不起。“做一次肝移植手术费用在二三十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四五十万元,这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是非常昂贵的,而且这还不包括术后的药物、化验、治疗费等。”他说,自己身边就有不少患者除了身体上的病痛,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要求安乐死来解脱。
“据我了解,目前全国有重庆、黑龙江、湖南、江西等八个省市,将肝移植手术纳入了医保,而北京却迟迟没有相应的政策出台。”他告诉记者。
李组澄告诉记者,目前肾移植已被纳入医保,许多费用可以报销,而肝移植的许多药物与肾移植使用的药品是一样的,但却不能实行保险政策。
据了解,目前许多专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将肝移植纳入医保。有专家表示,肝移植手术在我国开展十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医疗技术急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医疗水平,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能跟上。
有专家认为,没有将其纳入医保的原因之一,就是等待做肝移植手术有庞大的“后备军”,因为“我国是乙肝大国,肝病要远远超过肾病的患病率,巨大的资金需求也给肝移植手术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个难题”。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王培亮副处长介绍说,肝移植手术还不在北京医疗保险的范围内,主要原因是现在肝移植手术在我国实行的时间相对较短,技术还不够成熟,纳入医疗保险还需一段时间。
健康提示
40岁以上中年人应每年查肝
专家说生猛海鲜易含肝炎病毒
人们在对演员傅彪去世表示惋惜的同时,也不禁纳闷:傅彪自患肝硬化到去世仅经过了很短的时间,难道手术治疗也不能挽救付彪的生命吗?对此,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士敬解释,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在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早期大多数人是不容易发觉的,人们一旦感到肝区疼痛,往往已经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期。
因此,人们更要注意日常保肝,青年人可从生活方面防止损害肝脏,40岁以上的中年人每年都要做体检。
刘士敬介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起到代谢、排泄、解毒等重要作用,当肝脏出现疾患身体的多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危及生命。但它有点不适,不会及时“报告”给大脑,人们感到肝区疼痛多是因肝脏牵连周围的脏器所引起的反应,所以人们一定要格外关注,若肝区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饮食上忌酒、营养均衡。多吃蔬菜、豆制品、水果等,每天保证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二两精瘦肉、三种蔬菜、两种水果,这样对保肝、养肝大有好处。2.注意饮食卫生,杜绝食道传染病发生。不洁饮食,尤其是熟肉制品、生猛海鲜,容易含有各种肝炎病毒,有可能导致急性肝炎发生。3.慎用各种药物和保健营养品。4.,劳逸结合,坚持锻炼。5.及时注射甲肝和乙肝疫苗,预防肝炎发生。
器官移植立法正在完善
日本早在1958年就制定了《角膜移植法》,1997年又出台了《器官移植法》,美国于1968年制定了《统一尸体提供法》,挪威于1973年制定了《器官移植法》,法国于1976年制定了《器官摘取法》。
在这方面,我国统一立法步伐较慢,但地方立法已经先行,上海市在2001年率先实施了《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深圳市也于2003年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福建省前不久也通过了《福建省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并首次将遗体与器官捐献合并规定在一个法规中。
有学者认为,一个健全的器官移植法律体系中应包括器官移植法、脑死亡法、尸体捐献法、器官移植技术安全操作法、医用器官卫生标准等。可见,出台《器官移植准入制》及《器官移植临床规范和指南》,还只是器官移植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制定一部总揽性的“人体器官移植法”或条例,并进而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器官移植法律制度体系,以保障人类互相“传递生命”的善举能合法有序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