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6日晚举行的“2005年超级女声”最后一场比赛中,去年的“超级女声”冠军安又琪和季军张含韵分别出现在庆功宴和总决赛晚会上。张含韵是去年“超女”中发展最好,人气最旺的一个。但在总决赛晚会上,她得到的礼貌且零落的掌声,与今年的三甲每每现身都会得到的疯狂呼喊、雷动掌声形成鲜明对比。在随后的庆功宴上,媒体对二人也是兴趣缺缺的样子。当大部分记者都忙于追逐新科三甲,想要接近三人采访而不得机会时,去年的二位“超女”依旧乏人问津。这难免让人担心,今年的“超女”明年会否遭遇同样命运?明年“超女”这档节目还会如此火爆吗?
节目走向 《超级女声》明年怎么办?
“超女”今年的火爆程度,让人侧目。但接下来“2006年超级女声”能否延续辉煌,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科尔沁夫:继续红火不可能
曾任成都唱区评委的音乐人科尔沁夫,就认为明年“超女”继续火爆不太可能。“明年的节目要想火,关键还得看选手怎么样。像今年的‘红衣教主’黄薪,还有五强选手周笔畅、李宇春、张靓颖等人,每一位都特别有个性,不仅各不相同,还把这种个性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人不是每年都能出的,何况一次五个!”此外,他还表示,各地大量的克隆节目将对“超女”造成一定的挤压。
袁方:明年依旧辉煌
而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研究员、博士,CTR媒介策略研究总监袁方,则认为“超女”明年一定还会火。“因为这将是明年国内电视界的一大潮流。各个电视台相信都会摹仿制作一档‘超女’节目。”
对于湖南台的《超级女声》会否像当年的《快乐大本营》一样,在席卷全国的摹仿风潮中变得不再有独特个性,从而被同类节目淹没的疑问,袁方持否定意见。“这个相信不会。因为毕竟湖南台的‘超女’才是同类节目中的第一品牌。不过,其实今年的‘超级女声’粉丝阵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欣赏而没有参与其中,‘超女’也不会这么火爆。所以,如何经营和维护粉丝阵营,这是明年超女能够继续火的关键。既是湖南台要去努力做的,也是其他想要办同类节目的电视台应该做的。”时报记者 周昭
选手走向
黑楠:五强若成组合,日韩也能攻破
昨日黑楠接受时报采访时,谈到了他对超女日后发展的看法,他认为超女们倘若从《超级女声》这条大船上下来,真刀真枪地在乐坛上拼杀的话,成绩不一定就如预期的理想,要想她们给乐坛带来任何真正的影响,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至于冠军李宇春,黑楠更是表示了个人的赞许,他认为李宇春确实在唱功上并不出色,但她绝对是最独特的一个,“我给她的定义是明星。唱歌很棒那些叫歌星,这仅仅是一个领域里的优秀人才,但李宇春很可能会在每个领域都有很大发展。她是真正意义上中国本土制造的明星,大众不应该用唱将的标准去定义她,人无完美,要非去挑她的缺点的话,同样可以挑出一大把。”
希望“超女”能走红港台
被问到李宇春有没有可能成为首个攻破港台市场的内地偶像时,黑楠说:“我希望她可以,因为我看港台偶像已经看到想吐了,真的很希望李宇春、周笔畅她们能成为首批打入港台的内地明星。”同时,黑楠还提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设想,他认为要是谁能把超女们捆绑起来,例如让前五强成为一个超级组合,那这个组合的突破力就是所向无敌的。“你想想,这五个人的歌迷加起来,绝对超过5000万,而且她们五人风格各异,有真正的唱将,有风靡大众的偶像,要结合在一起的话,不仅仅是港台市场,甚至能把日韩偶像给比下来。但如果五个人分别发展,那就像当初在PK台上一样,大家还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结果很可能就是五败俱伤。”
“超女”未来有不确定性
黑楠一再强调,如果超女将来的发展,能具备规划性,战略性的话,她们肯定是前途无量的,但现实的情况却并不如他说的那么理想。“她们现在同在一家公司,要结合起来肯定没问题,但我想,现在唱片公司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多,更多的人会因眼前的一些小利而放弃日后更大的利益。而且真要把她们打造成超级组合,需要的投入也将更大,不是每一个唱片公司都愿意这么去做。”
当被问到“超女”带起的追星热潮,影响是好是坏时,黑楠就说:“如果要讲宏观的话,我对这个也确实不太乐观,因为现在火的只是一档电视节目,但日后当这些超女们跳到不同的唱片公司,不同的领域中去以后,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考验,不被颠覆,还要看她们将来的努力和周边情况的影响。现在只能说她们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起步比较高一点,而她们各自的实力还不是非常强大。从某个方面来看,甚至可以说‘超级女声’是造就了乐坛的一个泡沫,超女们日后的发展如何,我们还要静观其变。”
最后在采访中,黑楠也透露了他挑选个别“超女”力捧的打算。他说:“我有和她们沟通过,她们也非常希望能跟我们合作,但至于最后会是哪一位超女,现在还不能透露,迟些会向大家公布。”
时报记者 黄锐海
专家会诊室
北 袁方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研究员、博士,CTR媒介策略研究总监
“超女”改变了娱乐方向
“这些年来,电视台一直在用明星吸引观众的注意。‘超级女声’让他们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老百姓表现自己也可以这么成功。”袁方如是说。作为资深的媒介策略研究者,他认为,“超级女声”的成功原因有两点。“一是本身的创意。不设门槛,让能够参加的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以前选拔类的节目都是省略掉过程的。但这次展现过程,效果竟然很好。老百姓不是大明星,难得有这种没有门槛就能展现自己的机会,所以关注度会很高。第二是非常好的利用了社会上现有的资源。在中国卡拉OK成风,爱唱歌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成功歌星的没有几个。所以社会上囤积着很多会唱歌的老百姓的资源。把这种资源有效地利用、整合,于是成就了‘超级女声’。”
审美观并未发生改变
由于今年参加“超女”的选手中不少女生做中性打扮,包括冠军李宇春以及周笔畅、黄雅莉等,所以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大众对女性审美观的变化。但袁方却不这么认为:“今年参加总决赛的选手年龄段比较集中,基本上都是25岁以下的。这批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还没有经受社会的磨练所以还保留着自己的棱角。因此,个性都比较强。选择做中性打扮,只是说明她们很有个性很讲个性。在我看来,并不意味着大众对女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袁方表示,他相信明年的选手会展示更多其他的个性。“去年比赛选手在年龄段上拉开的差距比较大,所以这些个性,或者穿着潮流等等没有这么明显的表现出来。明年我相信还会有更多方面个性的展现。”
不看好“超级男声”
由于“超级女声”的走红,湖南娱乐频道一度悄然退出舞台的节目“超级男声”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对于“超男”计划,袁方就表示:“我相信湖南卫视做什么节目都好。因为这个平台好。但“超男”我认为暂时还是不要做的好,因为这个节目更难操作一点。”
时报记者 周昭
南 高小康
中山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超女”不具革命性
对于“超级女声”对整个流行文化带来怎么样的冲击,从事文艺学当代大众文化研究已经有十多年时间的高小康教授表示,“超女”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很有限,不能算是一种革命性的影响,只是在策划方面某种程度的创新。
活动有一定创意
对于“超女”是一种全民参与文化的观点,高教授并不认同“这样说可能夸张一点,因为它还没有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只是在大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吸引许多人参与进去,要说真正狂热参与的,还是传媒和网站等媒体。”
这次“超女”胜者不再是传统类型的甜美女孩,而且很有性格的中性女孩,这是不是代表着大众文化的审美观开始改变?对此,高教授说:“恐怕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因为我看不到有什么太大的突破。其实以往让大众参与偶像评比的活动也有不少,只不过影响力不如这次的‘超女’。而‘超女’开始的时候反应也是一般,后来通过炒作,令整个活动像滚雪球一样,最后达到雪崩的地步,所以它对流行文化以及审美方面没有带来任何革命性的改变,倒是创意有不少。我觉得它带给大家最大的思考就是整个活动带有叙事性,像是一个故事,有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中间还有很多枝节,像这种有叙事性的操作的活动,内地还是比较少。”
激起大众热情
至于这次活动带给专业研究人士有什么样的思考?高教授认为,研究只局限在技术层面,“比如说,它在操作方面很注重互动性,充分利用了短信和网络的力量,特别是很多激起大家情绪的事情都是从网上传播开去的;同时,它的口号‘想唱就唱’,和没有门槛的海选,的确会吸引大众去参与,鼓动性很强,从而激起了大众的热情,纵使到最后依然是精英文化,只会产生极个别的胜者,其他都是陪衬的,但陪衬者依然是非常投入到活动中。”
时报记者 叶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