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对我的观赏能力有一个评语:凡是简单的都看不懂,除非复杂才能够懂。孩子说得极是。比如《大话西游》,我连一个画面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把它们一个一个衔接起来,造成一种理解。 从这个眼光看过去,《超级女声》是“复杂”的,因为我看得懂。上周五“五进三”那一场,我一口气从头看到尾。 商业操作实际上并不简单。因为商业所摆出的姿态是:我本身没有什么想法,你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不管这其中有多少讹诈和幻觉,但是总比“我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要好得多。能够吸引眼球的商业节目,必须得糅合多种元素,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所以它不会只是剩下一种声音。而观众,也得学会与自己的要求之外的其他要求相处。 就像这个晚上安排超级妈妈们的登场,这是在任何一场比如通俗歌曲大奖赛不可能出现的,这实在与唱歌无关;但是考虑到观众们可能有这个潜在要求(“要求”总是被制造出来的),因而就加进了这么个元素。在这个意义上,商业活动最耳尖眼快,能够在第一时间嗅出那些被遗落在角落里的声音。 而举办这种由“海选”开始的比赛,发掘了当今人们一个强烈的潜意识是———得到承认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承认,而且这种承认,最好是如同他们自己正是如此的那样,不是被扭曲、放大、无情地拔高或贬抑。 被人拒绝是受压迫的重要形式之一,把人囚禁在虚假的、扭曲的或者贬损的方式之中,是斗争的内涵。 被他人承认建立在一个人自我认同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其实也是呼吁别人如此对待他的方式。这场比赛从“海选”开始,正是体现了它的主题歌里所唱的,也是无数人发自内心所想要的,尽管这首主题歌的旋律极其乏味无趣。 这也是我理解为什么李宇春这个女孩子人气如此旺盛的原因。我认为用“酷”来形容她不贴切,因为“酷”不能排除“扮酷”的可能;用“自然”来形容她也不恰当,她也不是那种“天然玉成”的小女生。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与自己的关系最为“贴切”的一位。不管是在唱歌的时候,还是说话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流露出任何不安和忸怩。她最能够成全自己了。仿佛一切本该如此,仿佛自己的行为就是他人的尺度。她以气度服人。 乍一见到周笔畅,觉得这个节目真是了不起,把这样戴深边眼镜的女孩子就这样弄上场了,这在几乎所有的娱乐节目中都没有出现过,与广告里见到的那些光洁无暇的女郎正好相反。在电影里,一般戴眼镜的女郎总是意味着笨拙、冒失。而在全国人民的众目睽睽之下,周笔畅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我想过若干年之后,当周笔畅长得像妈妈一样漂亮的时候,她对自己今天的形象怎么看?也许她会觉得首先应该去掉那个眼镜。但今天正是这种稍欠周全的考虑,将一个不懂得焦虑的女孩子的心情体现无遗。 我为张靓影感到遗憾———以她唱歌的实力以及外表和台风,她的名次应该更加靠前,从各方面看来,她也发展得最为均衡,包容量最大;但是这回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美”风光不再。在某种意义上,拒绝张靓影就是拒绝美。人民不需要美,这就是今天人们的回答。 而那些“玉米们”、“凉粉们”,她们情不可抑地跑到马路牙子上拜票,在大街上扯上横幅,以及“凶狠地”抢人手机,没有比这更可爱的了。她们放下身段,丢掉往日的矜持,急切地希望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急切地盼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行列中来和加入到更多人的行列中去,从往日“独乐乐”的单身牢房中解放出来,造成一种“全世界的玉米们或凉粉们联合起来”的“众乐乐”。她们带头自我承认和互相承认,带头走向街头走向人民,她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文化先锋。如果把这叫做“大众文化”,那么它是能够给精英文化输送营养和提供活力的那一种。 迄今我仅仅认识她们当中的一位叫嘻嘻鱼,希望我今后能够认识她们当中更多的面孔。在这个周五的晚上,我准备用手机发出我自己的这一票。 崔卫平(北京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