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数万名青年不约而同地从全国各地 奔赴北京雕塑公园,参加连续四天有几十支摇滚乐队上演之规模的迷笛音乐节。至今为止,迷笛音乐节已 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乐此不疲地追踪着迷笛的脚步,就象在风雪之夜赶回家过年一样 执着,因为那是真正属于青年们自己的节日。 迷笛音乐节,是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举办的非赢 利性质的一年一度的大型露天现代音乐节。举办迷笛音乐节最初的动机只是希望在校园内进行同学之间的 交流和汇报表演,并邀请校外现代音乐界的朋友来校欢聚,并向他们展示一下迷笛多年来的教学成果,让 更多有才华的学生走向舞台。
2000年5月,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只有一千多名观众,但随着迷笛音乐节艺 术质量的逐年提高以及举办规模的迅速扩大,今天的迷笛音乐节已经成为现代音乐领域最响亮的品牌之 一。每年除了几十支国内外的优秀乐队在音乐节上倾情演出,更有几万狂热的观众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 国内外百余家知名媒体都在关注她的动态,竞相报道与之相关的消息。音乐风格之丰富,场面之大,情景 之壮观,国内尚无任何一场音乐盛会可与之相媲美。 迷笛音乐节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演出乐队一律 义务演出,观众一律免票。而正规的舞台、不马虎的灯光照明、国际品质的音响设备,都是由迷笛音乐学校无偿提供的。第二个特色是她的民间性——自发举办的、自由表达的。她的非官方性非赢利性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其中,观看演出的有原创音乐人、前卫艺术家、诗人、自由撰稿人、朋克青年、网络游 侠、SOHO一族、背包客、布波族、各地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生活的时尚青年、现代新经济社会的精英分子、有闲阶层以及为数众多的媒体记者、关注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外国人,这些特质让所有乐迷都很自然地把迷笛音乐节看作中国的“伍德斯托克”。 一进入迷笛现场,就有种世界大同的感觉,不仅可以看到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装束的中国人,还会看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混杂在人群中,相同的是人们幸福的笑脸。
人与人之间是友善的、笑脸相迎的,尽管不认识,但感觉都象老朋友,音乐使人们的心暖暖地融在了一起。平时在街上冷漠的脸在这里完全放松了下巴,在友好的气氛中安全地舒心着,笑着。孤独的人在这里不再觉得形单影只,有那么多同类,那么多内心有着同样喜好的兄弟站在一起,让人觉得仿佛掉进巨大的温暖中。笔者带一个没有接触过摇滚现场的白领女孩到迷笛,她一进场,看到那么多奇装异服、发式怪异的人本能地紧 抓着我的胳膊,隔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拿起手机开始招呼她的同事:“快来吧,这里都是朋友,没有小偷!”是的,迷笛是友善的、是安全的,即使真的不小心掉了钱包,乐队换场休息的时候也会听见招领广 播。迷笛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表现在:控制在不违法、不伤害别人的尺度下的一切行为的随心所欲。在迷笛可以看到拖着白菜当宠物行走的行为艺术,也可以看到散兵游勇的音乐爱好者在乐队换场时自发的吉他弹唱或者手鼓表演,人们可以看到只有在T型台上才能看见的怪异发式,甚至还可以看到浓装艳抹穿着裙子的男人招摇过市。在连续不断的激烈音乐中,人们听得高兴了可以随意地挤在人群里蹦跳狂舞,听累了可以坐在地上看蓝天,随意和旁边的人聊聊喜欢的音乐,也不用担心没带够烟,没有了可以跟陌生人要一支,没有人会拒绝你什么。观众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会遭致异样的目光,也不会引起争斗和骚乱。这自由的气氛很象国外的狂欢节。迷笛是热闹的,不仅那些节奏激烈的音乐让人神经兴奋,就连那各种各样的小摊都让人觉得是在赶集。当然,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许多小摊贩也可能同时是摇滚青年或者诗人。有卖旧海报的,卖自己写的书的,卖摇滚T恤的,当然也有卖羊肉串的,买家与卖家之间轻松的玩笑和热烈的讨论,让人由衷地快乐。而且,观众的任何一个请求都会被播放出来,不仅有寻人寻物启示,也有借着巨大的扩音器当众向女孩表白爱情的。
有的时候,校长张帆会上来拿着麦克和观众们说上一些对观看秩序的请求。那些口语化的广播总会引起一阵阵善意的哄笑,那是迷笛特有的与观众之间的一种沟通和表达方式,让人感觉亲切随意,没有距离,像在家里一样感到无比轻松。这在任何一场正式的大型演唱会中都是见不到的情景,它的随意和人性化昭示了迷笛地道的民间性质。 迷笛是激情的,你常会看到台前很多青年疯狂地挤来撞去,以为他们在打架,但观察一会儿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在表达高兴,表达对台上乐队的喜爱,是在音乐里跳舞释放激情,他们之间是理解的,友好的,即使撞伤了,也不会计较,相互搀扶起来拍拍对方的肩膀,然后继续快乐地横冲直撞。在这里,人们看到了与音乐厅里正襟危坐以及电视大晚会被指挥得整齐的荧光棒不一样的激情。迷笛,提供了一种年轻人自由而率真的释放激情的方式。 当然,迷笛是自律的。平淡的生活需要释放和升华,摇滚乐因为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娱乐功能,让这些认识不认识的年轻人聚到了一起,一起欢呼,一起挥拳,一起流汗,一起落泪,一起跳舞……但是,这些看起来很不羁的愤青们总是懂得在音乐中宣泄自己的各种情绪,或高兴或忧伤或愤怒或压抑,而不会用打架斗殴去释放。所以连续五届迷笛音乐节,虽然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汇聚在一起,但在狂躁激烈的音乐里却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大家似乎在齐心协力地共同维护着一种和谐的气氛,一个来之不易的节日。所以迄今为止,迷笛没有任何警察和保安,全靠高度的自治能力。
《南方周末》几年前就如是评价:“对今后来说,迷笛音乐节的一个特别好的功用是在中国开创了露天摇滚音乐节的先例,让政府 知道摇滚音乐节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个与百姓不管是间接还是直接的沟通渠道。” 迷笛是幸福的,因为平时难得听到的现场音乐,因为和平友好的气氛,因为人在爱和理解中感到的前所未有的心灵安全。迷笛是充满感动的,感动来来自万众一心的欢呼,来自不矫饰的激情,来自理解和共融,来自自由的气氛和真实的快乐,来自免费的提供,来自观众的不遗余力。 迷笛是真实的,没有伴奏带和假唱,几十只乐队全是凭着实力现场演出。乐手对观众的态度也是真诚的,尽心竭力的,渴望用音乐来交流的。对于不屑于流行歌坛的虚情假意、鄙视“闪亮登场”的包装偶像、 看腻了千人一面的僵硬的假笑面孔、恶心了同一首歌的做作煽情的青年们,这是一年一次的属于自己的节日。没有电视台导演来指挥统一鼓掌统一微笑,人们却由衷的发出欢笑和欢呼,唯一的指挥棒就是音乐本身,是一段精彩的SOLO,是一声主唱发自肺腑的嘶吼,是一个抑制不住的跳跃……欢乐是真实而朴素的,没有言不由衷和虚伪逢迎。崔健曾经说到:我希望自己死在舞台上。
其实,直接面对观众的表演是每一位有实力的音乐人所渴望的,而观众也渴望能近距离接触真实的声音,人们在音乐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震耳欲聋的音响中完成一次心灵的盛宴。迷笛是积极向上的,从保护小动物到反战,从环保到和平,年轻的音乐家用音乐和行为表现出他们直面社会的勇气,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对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对真实与自由的美好向往。理想主义年代好象早就过去了,但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年轻的梦想、真诚的期望,看到了积极创造的活力和热情。年轻的音乐人们用真诚的态度做着音乐,真诚地用音乐与观众交流思想与情感。难怪《中国青年报》如是断言:“真正的青年文化从迷笛开始,一种被称为文化浪漫主义的精神正在不顾一切地,从一个唯物、仇恨、冷漠和即将被资本接管的世界里萌芽。” 著名乐评人颜峻在今年的迷笛开始之前庄重地 写下这段话:“I hope someday you will join us.(我希望有一天你会加入我们)”——写在2003迷笛音乐节纪念册 中的这句列侬歌词,无疑具有宣教般的先知激情和温柔的花童幻想,这种纯真炽烈的情愫曾无数次通过摇 滚乐绽放得那般灿烂和绚丽。今天,中国的迷笛音乐节,已然再次点亮了青年们的灵魂,不要为他们担心 吧!因为他们已经得知了幸福的秘密,找到了拯救之路,并在麻木的商品社会中重新获得了梦想的权力。 他们将在这梦想中永远真诚下去,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