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博客—蝴蝶的尖叫2003年6月19日,一个化名木子美的女孩在网 上发表名为《遗情书》的私人日记,记述与不同男性之间的性爱经历,从此更多的中国人开始注意到在互 联网有一种叫“博客”的东东。博客(BLOG),也就是WEBLOG,在台湾被译为网志,是由免费的网 络应用软件BLOGGER生成的在线日记。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它使在线交流更为简单化、私人化,前所未有地发展了人们相互沟通的能力,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在博客空 间自由出入,率性率真地挥洒个性,宣泄情感,表达意愿。“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而这里可 以表现真我本色,展示心灵的暗角,放纵被理性抑制的“流氓兔”。自由、个性、创新等是他们的特点,当 然也会显得芜杂、无序和混乱。BLOGGER的使用者主要是青少年和大学生,目前中国有10多个博客网 站,中国博客的数量已经达10000人左右,更多的人正在加入这场思想欢筵。可以说博客是技术促成的一 次革命,是一次真正发自草根力量的浪潮。在这里,精英文化委地如泥,贵族心态毫无市场,网民在文化 立场上趋于向民间文化认同和回归,网语的表达句式间断、口语化,有时甚至出现粗话、俚语,最贴近 大众的说话习惯,表达出大众语言的亲和力。 共享精神和交流需求是博客文化发展的两大核 心支柱,在这个自由的思想隧道中,做龙也可,做虾也行,随意打开一个著名的博客网站的网页,你可以 同时看到以下帖子的标题: 《划时代的文献和时代性的缺陷——重读十六届 三中全会文件》 《我的嫖客男友》 《中国人的天下主义》 《我知道拉登就在中国》 《从利益集团角度看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 《处女膜被尖挺人民币刺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博客昭示着庶民书写时代的真正到来。
FLASH动画—闪客的帝国今天你“闪”了吗?这句也许让大多数听惯了 “今天你吃了吗?”的中国人感到不着边际的话,恰是今天流行在中国“闪客”当中的基本问候语。所谓 “闪客”,就是经常使用FLASH的人。FLASH是美国的MACROMEDIA公司于1999年6月推出的优秀网 页动画设计软件。它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用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汇 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目前,国内的“闪客”群体已经颇具规模,从业人众,种种迹 象表明FLASH已经在中国已经流行起来。 自MACROMEDIA公司推出FLASH3以来, FLASH动画开始被业界接受,并成为交互式矢量动画的标准。国内边城浪子、FIREPHENIX、邹润等先 行者开始关注这一新生事物。在当时的“回声资讯”的FLASH论坛上,有一天有人无意中说出“QUOT: 闪客”,这个词触动了边城浪子的神经,于是,“闪客帝国”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化表述,以全民动画的方 式出现。 默默无名的音乐人雪村一首名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随着“闪客”FLASH的演绎,一夜 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翠花,上酸菜”这句吆喝,当时在民间压倒了所有流行术语。此后大量原创的歌曲 借着FLASH这种载体大肆流传,《大学自习室》、《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猪》等等着实把80年代温情的 校园歌曲还原成一派戏谑。 当FLASH的神秘面纱被揭去的时候,“闪客”江 湖已经高手如云,目前已排行到第三代。另类创意和视觉效果异军突起,手绘派老蒋的《新长征路上的摇 滚》、《强盗的天堂》,“火柴人”小小的功夫片,白丁的沥血之作《失落的梦境》,台湾的张荣贵的《阿 贵系列》,香港SHOWGOOD公司无厘头版《三国演义》等,大大长了我们视听感官的见识。当用户打开 一个FLASH网站的时候,他永远无法预料到今天将看到什么,因为每天都在诞生惊喜。在这样的潮头之 上,民间的大奖也来推波助澜,闪客一族不断打造出自己的明星,成立闪客发展联盟也在酝酿之中,闪客 的力量成为民间不可低估的文化现象之一。
网聊—别问我是谁如果有人今夜无眠,那他或她很可能就在网上 聊天—— CU的意思是SEE YOU,意思是回头见。 886的意思是——BEY BEY喽! ICQ是一种网上聊天工具,下载下来便可以即时和全世界的人连接并聊天,标志是一朵小绿花。 国内用的比较多的是OICQ,一种中文聊天的工具,标志是一只小企鹅。
:-p是一张吐舌头挤眼睛的表情。 :-),是瞪着眼笑,:-0是吃惊,:-( 是不高兴。 目前,中国拥有4000千万台个人电脑,6000万 网民,网络的确是一颗奇异的果实,它没有以往,而只有未来,由此而派生出来的网上聊天,架构了当代 一幅开放性、自主性、跨空间的网络社交星图。社会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一种“虚假”所困惑,内心是无法 进行真正交流的。而在网聊中,则往往体现了最大的“真”。人们似乎从一个沉重的社会躯壳中解脱了,轻 松、直率、坦诚,充分地认识到了自我,一个有别于他人的微妙的本我的存在。差异即个性的色彩在这里 充分展现。爱恨情仇,价值理念,都可袒露出来。在 这里活跃着一个个真实本色的个体,“我聊故我在”。 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社会习俗定式造成的交流屏障在聊天的屏幕上土崩瓦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别、 阶层意识模糊了,年龄、地域、习俗的差异消解了。存在的是心与心、思想与思想、灵魂与灵魂的互动。 一个CEO的倾诉对象可能是个打工仔,为一位耄耋教授解疑的可能是一个少女。网聊就是这样重新组合 着人们的生活。“网恋”,“虚拟家庭”使成人找回了儿时“过家家”的游戏角色。 网聊在今天是一场秘密潜藏于民间的、角色既在现场又不在现场的大众假面舞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