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的热演之后,中国国家话剧院《生死场》将再度登上舞台,这部曾获中国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以及文华编剧、导演奖、中国第六届艺术节金奖、戏剧文学奖最高奖“曹禺文学奖”等多项荣誉的名剧将参加“第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评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每年由专家评选出十大精品剧目,是目前国内舞台剧的最高奖项。
《生死场》改编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同名小说,六年前由著名年轻新锐导演田沁鑫自编自导,首演时引起了文学界、学术界以及戏剧界的强大震撼,赢得了各地观众的热情关注,被称为是“植根现代文学沃土的奇葩”。今年三月,田沁鑫在首尔参加韩国演剧演出家协会举办的“亚洲戏剧导演交流活动”,仅用二十五天时间,重新改写了剧本,并且尝试用全新的舞台调度,执导了韩国版《生死场》,以最短的时间彻底颠覆了自己的创作,被韩国戏剧节誉为“艺术性和技术性兼备的导演”。
面对此次国家精品工程的评选,田沁鑫表示这版《生死场》在整体上依然保留原貌,不会像韩国版那样做大的改动,局部进行细微的调整,最重要的是如何精心打磨,使演员回到最为质朴的表演状态,演出真实的生活,呈现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民在苦难中的挣扎。韩童生、倪大宏、李琳、任程伟等演员在首演时就已表现不俗,做为话剧和影视剧中“实力派”明星大腕,此次重新登场,他们可以为这部作品更添光彩。
田沁鑫谈道,《生死场》的故事所发生的时代,的确是一个抗日的时代,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农民在那个时代的苦难,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因此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重演话剧《生死场》,也有着它重大的意义。一部艺术作品当然不能脱离时代,忽略时代,不过,基于萧红原作的话剧《生死场》并不局限于此,它关注的是一个有关“生·老·病·死”的终极问题,是无论自然科学或宗教还是哲学都在研究的问题,而把这个问题以戏剧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是艺术家的一种思考和态度。田沁鑫认为,戏剧的特点是演给当下的观众看的,更是演给“神”看的。
为此曾有评论称,目前所知,除了去年以色列来华演出的《安魂曲》之外,几乎没有人在舞台上真正探讨“生死”问题,话剧《生死场》所演绎的一场生生死死、轰轰烈烈的人间悲喜剧,其思想大大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时代意味,与现在的观众没有距离。对于田沁鑫来说,话剧《生死场》表现的虽然是七十年前中国东北农民的生活,而采用“空舞台”和大量的肢体语言、流动的时空转换等形式感强烈的手段,是用现代的方式对中国戏剧美学进行的继承和发扬,这种探索和尝试是目前国内戏剧舞台上所欠缺的。
据悉,话剧《生死场》将于八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在天桥剧场演出三场,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十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十一场,九月十五至十七日在上海上海逸夫剧场演出三场,九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在南京紫金大剧院演出两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