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归亚蕾从影40周年,作为影坛长青树,她塑造了百余个女性形象,并四夺金马,两夺金钟。谈到成功的心得,她总是强调“运气”,实际上“努力”才是她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从台湾到内地,归亚蕾的足迹和影视形象踏遍两岸三地,有人说她是“台湾第一妈妈”,也有人说她代表了高雅、完美的女人形象。而她自己,却仍不断寻求挑战,愿意接受新的角色形象,如果是“大反派”则更过瘾。最近,她在沪上拍摄电视版《饮食男女》,拍片间隙接受了《新民周刊》的专访。
从《雷雨》到《饮食男女》
新民周刊:现在你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到大陆来拍戏。最早来大陆拍的是哪一部电视剧?在台湾和内地拍戏,与导演、演员合作下来,有没有觉得不同?
归亚蕾:来大陆拍戏是近10年来的事。第一部是《雷雨》,我演鲁妈。在台湾和内地拍戏,如果早期的话可能会有一点点不同,所谓的一点点就是内地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的,都是经过正统的舞台训练的。古装戏还好,时装剧差距就会明显些,台湾的更生活化一点,内地的更舞台化一些。现在没什么差别了,现在大家完全在一个轨道上。
新民周刊:电影版《饮食男女》中的梁伯母是比较夸张的角色,不知道这次的电视版会不会也延续夸张的手法?
归亚蕾:不延续了,因为“她”说“她”要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现在是时代新女性的形象,以前不敢做的事,“她”现在敢做了,比如“她”会去跳各种舞。在戏里我跳了伦巴、拉丁舞,还有秧歌。原来我把跳秧歌当作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谁知到了现场才发现,他们的设计融合了民族舞蹈的东西。学起来很不容易,于是我就赶快利用早上排演前的20分钟时间练了一点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很简单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困难的。
新民周刊:出演梁伯母这样的人物,算不算一种突破呢?
归亚蕾:角色突破是很难的,作为演员能做的就是努力。之前我演过十三点的二姨太,也演过三八的妈妈,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和戏剧本身的内容不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突破,只是希望能去演好它。同样,这和一个人的经验有关系,如果说20年前你让我演十三点的角色我会演不出来,会用框框把自己框住,觉得这样做破坏形象,还会怕观众不接受。现在不一样了,观众也同样在成长,有些观众说不定还是看我的戏长大的呢,所以他认可我了解我,他会用不同的角度来看我。
最好能演大反派
新民周刊:你演的第一部戏是《烟雨蒙蒙》,第一部就得了金马奖影后,起点那么高。后来又得了很多奖,是出了名的得奖专业户。会不会得了奖之后就不知道如何演戏了?
归亚蕾:很多同行说,归亚蕾为什么得奖,有些人说她有得奖的命,有些人说,她当然得奖咯,因为好戏都让她演了嘛。我想演戏就好像是考试,用功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考100分。我想我就是一个用功的孩子。当我接到一部戏的时候就好像接到考卷一样,我希望考得很好,而且不在乎得不得奖,所以机会就比较大。我经常说我的运气特别好,当然我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
新民周刊:年龄对演员来说是道槛,很多人30多岁还走偶像路线,你是如何转型的?特别是在自己还只有40多岁的时候,就扮演奶奶(《她的成功》),你是如何说服自己的?
归亚蕾:第一次演妈妈时,我觉得那是我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我的家人都不同意我去演妈妈角色,因为我还没有到这个年龄(年龄跨度要有十几岁)。可是我不这么想,要是我把演戏当成我的一个终身职业的话,我就必须根据我的年龄作出转变。我们不是在好莱坞,我们的剧本往往把年龄写得很死。也许在国外一个40岁的女人会去演一个30岁的人物,而我们不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懂得心理调适,尝试在30岁的时候去接受40岁的角色。当我演《蒂蒂日记》的时候,家里非常反对,但我还是接了这个戏。首先我喜欢这个剧本,人们会觉得演妈妈不是主角的年龄,这是观念上的问题,事实上只要我演得好,照样能得奖。我当初就是这么和我家人说的,结果真的得奖了。我在领奖台上说,“女主角只是一个名词,至少我演这个角色得奖了,就是对我的肯定,我非常感谢评审。”
最早演奶奶是在我自己做的一个电视剧里,演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第一次演这样年龄的角色,当时我可努力了,头发弄白,做了好多件旗袍,改变走路样子……然后就拿去评金钟奖,结果我连入围都没有。我心里也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这么用心,连个入围都没捞到?后来我回家再看了一遍,看完以后我真的佩服评审,因为他们看出了我的缺点。我开始检讨,之后才有《她的成长》的成功。拍《她》时,一开始我想拒绝,我对导演说我演不好。后来在导演的劝说下,我答应了,不过我对自己说,要演我就要把我那部戏的失败点找回来。结果我很开心得到了金钟奖。
新民周刊:40年来你塑造了很多中国妇女形象,悲剧角色偏多,擅长苦戏,你怎么看喜剧角色?有没有想过演反派?
归亚蕾:其实喜剧更难演好,演悲剧的话只要真情流露就比较容易表达,而喜剧表演要有分寸,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我曾经也演过一个反派角色,在一部电影里演一个黑道老大。其实我现在最想演的就是反派角色,看起来慈眉善目,坏事做尽。演坏人真是很过瘾,它的表现力很强,可以把整个脸部表情表现出来。
李安要求每个人都是100分
新民周刊:与你合作得比较好的导演有李翰祥、李安和李少红,能谈谈与“三李”合作的体会吗?
归亚蕾:所以说我的运气真的很好,你看我能和这三位大师合作。很多演员没有这样的机会同时遇上这三位导演。李翰祥是我最早合作的一位导演,他很了不起,有很高的专业才华,对演员要求很严谨。而且他特别会抓女演员的戏的感觉,《冬暖》这部戏是他比较喜欢的一部时装戏。但是因为经营不善,他的公司倒闭了。后来他转移到了香港和内地来,我就没有机会再拍他的戏了。我想如果他的公司没有倒闭的话,我们本来还可以有很多机会合作。他的培养力很强,让我学会怎样去酝酿情绪。我在李导演的身上懂得了很多。
说到李少红,我很感激她,没有她的《大明宫词》,内地观众就不会对我有这么深的印象。她很大胆,敢让我演武则天,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大明宫词》中一开始武则天是大肚子的。谁会让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去演这样一个角色?《大明宫词》用了几乎最好的美术、布景、灯光、摄影人员,还请来了叶锦添。所以说武则天演得不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的努力,每一个人都功不可没。
李安的戏我拍过两部:《喜宴》和电影版的《饮食男女》。他的很多手法来自好莱坞,非常专业。他要求得非常严格,他对戏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个人都要求100分,不允许偷懒,99分就不通过,所以他的成绩当然是好的。
李翰祥导演已经故世了,我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还可以继续和李少红导演、李安导演合作。
新民周刊:评价一下合作过的演员,郎雄、赵文瑄等等。
归亚蕾:郎大哥(郎雄)很可惜的,他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我觉得他太爱戏了,甚至于不去爱惜自己的身体。作为演员爱工作是好的,但爱身体更重要。跟郎大哥一起演戏非常有默契,举手投足间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喜宴》是赵文瑄的第一部戏,那时我们就在一起合作了。他是个少有的用功的圈外人,完全毛遂自荐走上这条路。他没有学过演戏,但是勤能补拙,他非常努力地从剧本、从点点滴滴开始,他比别人要多付出10倍20倍甚至30倍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有时候赵文瑄说:“亚蕾姐,又在你身上学东西了”,我想说我其实也在偷偷学他的东西。我们相互学习,他在我身上学他没学到的东西,而我在他身上找到已经失去或者丢掉的东西。撰稿/钱亦蕉(记者) 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