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超级女声联盟座谈会”昨(9)日下午在本报举行,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著名作家冯水木等各界人士在会上发表了对超级女声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看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天娱公司与超女所签的“霸王合同”上,大部分与会者认为,占有强势地位的天娱钻法律的空子,实质实行的是对签约超女的压榨。
媒体的关注
“保超”联盟
声势浩大
自本报昨日打出“保卫超级女声”旗号后,在全国媒体间引起极大关注。不但各大网络纷纷在醒目位置全文转载本报昨日8版“打响超女保卫战”系列专题,全国的平面媒体也开始跟进关注,加入“保超”联盟。昨日下午,重庆晨报、大河报、东南商报等数十家报纸和本报取得联系,表达要关注超女、捍卫平民娱乐权的意愿,而今(10)日各报更开辟几个整版跟踪强势报道。
在河南影响最大的大河报今日开辟了4个版面力挺“保卫超女”主题。第一版以“签约还是压榨选手一旦进入前10名一纸合约签8年违约赔偿500万”报道超女弱势现状,并配专门评论“公众情感不容愚弄”。第二版则以“公正还是挟私?评委多是关系户拉长赛程为赚钱未成年人成主力”为题,报道超女比赛中的缺陷面。另外两版“地狱还是天堂 父母辛酸为女拉票费用不菲承受不起选手自由也被剥夺”和“造星还是抢钱?投资者大获其利超女虽红却穷落选超女酒吧演出”直接转载了本报昨日的报道。
而重庆晨报今日也“有段回忆叫超女”、“有个机会叫海选”、“有种狂欢叫平民”、“有片海洋叫粉丝”等主题,再次关注这个点燃全国热情的娱乐节目。
□ 正方:强势赤裸裸掠夺弱势
提醒的:注意潜在负面影响
何开四
何开四(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早报这次“保卫超级女声”的报道,让人关注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要注意到它潜在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海选,大多数学生为参加超女而逃学,最后进入决赛的有不少是科班出身,业余选手和他们不在一个档次,一来不公平,二来也没获胜的可能,这样的失败对很多社会阅历不深的学生,或多或少地产生心理伤害。
再说到与天娱公司签约这就更让人深思,不少年纪尚小的选手在签字时恐怕并不理解合同的意义,她们的法律意识也很淡薄,加上没有监护人,很容易被骗,签订“霸王合同”。
愤怒的:分明是老鬼的圈套
冯水木
冯水木(成都著名作家):我看了今天的早报,这些合同,分明就是老鬼的圈套,我为这些小女孩感到不值。这种事情,实际上就是那些占据强势的经纪公司对弱势小女孩的无情掠夺,他们凭借充足的经验钻了法律的空子。决赛里面有很多超女将被这样不合理的合同束缚8年,这其实也是成都娱乐界的损失,所以现在不但要提保卫超级女声的问题,恐怕还要想想怎样保卫成都娱乐界的未来力量。
不平的:用合同套起,太黑
徐秀(凉粉):我平时就喜欢唱歌,超级女声里面我喜欢张靓颖,我觉得她非常有成为巨星的潜力。湖南卫视也太不讲道理了,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超女,哪个还看他这个节目呢?人家靓颖感冒了还坚持唱歌,你们电视台钱倒是赚安逸了,不但不给人家出场费,还要用合同套起,太黑了嘛。
□ 反方 选手愿赌就应服输
叫冤的:断言霸王为时过早
屈刚
屈刚(电视剧制片人):我来唱个反调,这次报名参加超级女声的有十多万人,在这十多万人中找到几个好苗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主办方也为选手提供了这么一个不错的舞台。
作为一个公司,为了获得回报,要和有发展潜力的选手签合同是很正常的行为,现在就断言是霸王合同可能还为时过早。当然也有种说法是,商人重利也要重义,但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个节目,没有这个舞台,这些女孩子也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名气。我觉得,如果一棍子把它打死,这对娱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没有好处。
冷静的:觉得不合理可不签
胡光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 现在关于超女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天娱公司和选手签了“不平等条约”。我们先不论这份合同内容究竟公不公平,但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到,超女活动是明摆着的商业行为,商业活动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活动只要它不违法,那就得遵守游戏规则。
如果你觉得这个8年合约不合理,完全可以选择不签。如果观众觉得投票中了人家挣钱的圈套,那可以不投票啊。明摆着是陷阱,为何还要边骂边往里面跳呢?选手和观众们愿赌就得服输。只要人家遵纪守法不缺德,那就无可指责。当然,政府如何规范管理这类活动,让之显得既合法,又有人情味,最终实现主办方和选手甚至观众几赢,就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了。
早报记者 蒋庆 吴晓铃 摄影 方炜
■“保卫超女”深入人心受关注
■正方观点驳斥“霸王合同”
■反方态度理性“别一棍子打死”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保卫”,共找到
11,890,502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