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乎飘雪的丹佛,到热得快烧起来的北京,姚明的那部电影,再次走进我的视线。 有这样两句话,在我的记忆中异常清晰。一句是科尔说的,电影看完了,堵在拥挤的人流之中往外走,科尔恰好就在我的身边,我问他:“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科尔一边往外艰难地挪着脚步,琢磨了一会,说了这么句话:“这是部很有趣的电影,我想不少人都会喜欢吧。 ”另外一句话是于嘉说的,他坐在我旁边看完了这部电影,电影一完,他一拍大腿,吐出句话:“靠,丫这一年,过得可真不容易。” 我想,这两句话就表明了看这部电影的两种视角。 这部电影的海报上,姚明含蓄地微笑,手里捧着的篮球上,一侧是红色的中国,一侧是蓝色的美国。中国人拿姚明当自己家的孩子看待,所以,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姚明在第一年面临的压力,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成为了记录的主线。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清楚地理解,13亿中国人的希望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是怎样一种不堪重负。 这些都是美国人不太容易理解的,在大部分的美国人眼中,姚明更多的是一个个体。他们会抛开他所代表的那个国度,而选择把姚明幽默、单纯的特质发挥到极致。所以,在丹佛的帕拉蒙特电影院里,为姚明感叹的声音,要远远低于开怀的大笑声。 不容易和有趣,是贴在这部电影上,两张同样正确的标签。 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全美的院线中,也只不过是有选择地上映罢了。休斯顿的首映式我去过,没多少人。当时美国最火的电影叫做《BE COOL》,我看过,是部烂片,实在没有《THE YEAR OF THE YAO》拍得好。可是,人家愣是卖了个盆满钵溢,而《THE YEAR OF THE YAO》第一个星期的票房,据说也只不过有区区数十万美元罢了。 有朋友拿这个数字跟我开玩笑,说:“看看,没什么人关心姚明。”我回答说:“是啊,这是在美国,如果在中国的话,情况一定不同,我相信影院会爆满的。” 到了中国,这部电影的名字变成了《挑战者姚明》,从名字就可以感觉出,姚明再次披上了一个开拓者的外衣,带着无数人的希望登上美国的土地。有时候,我有点分不清,究竟是用哪种角度来看待姚明更好,因为,我实在不希望姚明承担太多。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姚明”,共找到
6,465,023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