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上海话剧舞台改编成风:现代人剧社今年排演了的3部话剧中,有两部改编自现代的热门小说;上海话剧中心的《金锁记》和《蛋白质女孩》也源出小说;不久之后,根据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小说《异教徒之筐》改编的话剧也将亮相……越来越多的由小说改编的话剧正在市场上悄然兴起,占整个舞台演出的七成,而编剧的原创力却在削弱,沪上不少专业编剧已有多年没有原创剧本问世了。
改编风险较小
上海现代人剧社负责人张余认为,如果原创的话剧剧本写不出什么太好的东西,还不如拿现有的好的小说去改编成话剧,很多优秀的小说已经提供了现成的故事框架和人物关系。上海话剧中心去年根据慕容雪村的2部网络小说改编的《今夜请将我遗忘》和《打左灯向右拐》,其上座率超过了所有当年演出的小剧场话剧。而正在上演的根据石康小说改编的小剧场话剧《支离破碎》,其上座率也达到了9成。
剧本原创匮乏
将已有的小说加以改编,在舞台上以戏剧的手段重新呈现,这原本是戏剧界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在戏剧学院编剧专业课程里,还专门设有小说改编这一项。但其一旦成为独门现象,难免让人想究其前因和后果。去年在上海演出的国内外话剧,加起来有60多部。对于话剧剧本原创力匮乏的上海来说,剧本跟不上演出的要求,自然就朝改编的方向走。
改编不出大师
“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进行二度创作虽然省力,但毕竟是给他人做嫁衣裳。”话剧中心制作人吴嘉表示,一部话剧改得好,人们会认为是小说本身的基础好,万一改得不地道,那就是编剧的水平问题。尽管小说改编的话剧在国内外不乏成功的先例,但终究没有听说哪位剧作家专靠改编小说成为大师的。编剧喻荣军则认为,“改编别人的作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是原创作品的自由度更大一些。”
本报记者张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话剧”,共找到
1,608,854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