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最后一项活动“白玉兰调查专场”———本届国际影视节目市场报告在上视大厦正式发布,这次报告是对12日至14日节目交易市场进行问卷调查,最终从192家参展单位中拿到154份有效问卷中得出的初步数据,从这份报告中不难窥探出中国电视剧2005年—2006年的大体形势。 青春偶像剧成未来主力 这次参展电视剧仍然是最主要的节目,占据了67.67%,这次排在首位的题材居然惊现“黑马”,青春偶像剧占了22.18%,而本报昨天所报道被热捧的家庭伦理剧以20.08%居于第二位,武侠剧和法制剧则只占5.44%和5.02%。 解读:这次青春偶像剧成为了市场主导,主要是因为广电总局政策调控下所致,不过著名导演赵宝刚在电视节曾经表示,中国现在实际上没有真正的青春偶像剧,在演员、剧本以及画面方面都达不到要求,但是未来他觉得青春偶像剧份额有可能更大,绝不止22.18%,应该达到40%才算合适。 谈话类节目进入冬天 最近谈话类节目遭遇发展的“瓶颈”,日前才传出谈话类节目老大《艺术人生》风光不再,收视率直线下滑,观众已经对此类节目产生厌倦。一向嗅觉灵敏的制作人开始放弃此类节目。报告指出,本届参展的谈话类节目只有9.28%,与去年相比下降了五成,落后第一位的综艺类节目十个百分点。 解读:谈话类节目这几年实在太多,观众对这类节目已经失去前几年的新鲜感,而且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但是目前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实在很缺乏,所以目前该类节目遭遇“瓶颈”很正常。 国产动画未见“春天” 日前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规定黄金档只能播放国产动画片,原以为此举一出,国外动画片市场将萎缩,国产动画的市场将迎来“春天”。结果报告指出,国产动画的“行情”并没有预期中理想。近八成动画片都是靠引进,而日本出品动画依然受电视片商青睐,占了七成的市场。 解读:其实目前国产动画在数量上绝对是可以撑得起市场的,光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每年能够生产动画片就有2000至3000分钟,再加上其他基地的动画片生产,从数量上看是能够满足“必须”的,但是质量如何就是见仁见智,除了技术,还有国产动画片在故事情节上有不足,这是因为动画片故事策划人才的缺乏。 纪录片也“哈韩” 韩国电视剧全面侵占国内市场,没想到这股“韩流”也直卷纪录片市场,报告指出纪录片中83%属于引进片,在这些引进片份额中,竟然有45.2%的份额来自韩国。其次是日本的纪录片,占了11.3%。 解读:纪录片“哈韩”连电视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朱咏雷也惊叹确实没有想到,这是完完全全的一个新生事物,这次韩国纪录片是一种异军突起———韩流不仅没有缩小的趋势,反而扩大了势力范围。看来国内炮轰“韩流”的声音将愈演愈烈。 弦外音:上海电视节三天成交九亿雄霸国内影视市场 这次三天时间内协议交易总金额达到了90828.08万人民币,节目总交易额为90828.08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这个交易额是全国各影视节目市场的第一位,比起第二位节目交易市场足足多出三亿。其中外汇交易占了44.57%。共交易节目948部,18751集。其中国际影视节目市场中外交易达到了2347集,交易额高达2143.55万美元,另外还出现了30%国外展商之间的交易,交易金额达到了1301万美元,占总交易额的12%。 早报记者 骆俊澎 责任编辑 何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偶像剧”,共找到
202,582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