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真让人失望!多好的故事,电影就这么无声无息地错过了!电影用足两个小时,没能说明白那个谜一样的女孩。我们只知道,她的经历够得上传奇,但她的内心世界,没人知道——虽然这并不影响我们为她怦然心动。好像小时候,我在饭桌上听父母聊家常。他们说起隔壁搬走的一家:父亲如何偏执,母亲如何软弱,而那个喜欢穿白色高领毛衣的女儿,如何被坏人欺负,后来自杀,最后疯了。我一边默默地听,一边任凭流言里那种感伤迷离的气氛催生出生命里最初的忧伤。
是的,《青红》只是一场关于青红的流言蜚语。经过成百上千人的口耳,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最终只剩下最耸人听闻的部分。《青红》没能把散佚的部分补上,它所做的只是把最耸人听闻的部分又强调了一遍。所以我说,《青红》并不爱青红,它只爱青红的故事和故事里的氛围。这还表现在《青红》好像是在说青红,但说着说着就跑了题,仿佛没有天赋的平衡木运动员,重心总要落在平衡木的外面。影片把最多的镜头给了青红的父亲,把最生动的角色给了小珍,这些本来都应该是由青红独美的。最奇怪的是,影片会用那么多情节来重复表现父亲暴躁的性格和偏执的心愿,这个角色看上去既不真实,也不能引起人们同情。
我还要说,《青红》的编导是怯懦的。对于青红的内心,他既无力深入,又无心深入。所以每当冲突发生时,影片不是掉转镜头(小根欲强暴青红,镜头死死对准那双红鞋子;众人抢救自杀的青红时,影片给了一个“诗意”的窗户空镜),就是干脆切至表现冲突结果的画面(青红受辱后回家,观众只听到一声尖叫和一个暖瓶落地的声音;观众同样不知道李军如何屈服于父亲的意志,同自己不喜欢的姑娘结婚)。我相信对冲突的淡化处理,并非有意识的艺术追求,而是下意识里的冲突恐惧症。冲突戏不容易拍,如果拍不好,特别容易显出人物和情节的虚假。避实就虚不愧是“小聪明”之举,但人物苍白无力的后遗症就此落下。比如青红回家后,如何向家人说起山上发生的事情,这其实是检验青红对小根的感情、表现青红性格的最佳时机,影片偏偏将这一部分省略了。我想,这是因为编导对于流言蜚语中的女主角,实在缺乏了解,因此才无奈藏拙的吧。(苏星)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流言”,共找到
721,936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