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中国影视业,面临着国外影视产品的大量涌入。一方面欧美影视作品占据大量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韩国影视剧则以新颖、人性化的题材,精美的画面而横扫港台和内地,形成一股强势的“韩流”,让中国的影视作品只能在内忧外患中苦苦挣扎。而随着一系列青春时尚偶像剧《男才女貌》、《女才男貌》等的持续热播,引发了一系列的青春时尚大讨论,一个本土制作公司——北大星光日渐被人们所熟识。
《情人结》追求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16年前,《编辑部的故事》第一次采用企业赞助的融资方式,首次将广告与电视剧捆绑播出。此举开创了中国电视剧市场化运作的先河。
而北大星光作为一家年轻的影视投资公司,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脉搏,在详细掌握了当前我国影视业发展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公司的发展策略,即致力于制作既有艺术品质,又能保证票房和收视率的优秀影视作品。
《女才男貌》借鉴韩国优良运作方式
北大星光集团董事长侯豫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我们公司是一家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就避免不了一个人们常说的‘两难’问题,即一方面要讲求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经济效益,二者应该有一种很好的融合方式,毕竟剧本、拍摄、演员甚至发行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应该将二者简单地对立,只有拍出观众真正认可的艺术作品,才具备赚钱的条件。”侯总还举例说,韩国影视剧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就比较值得借鉴,他们在影视剧的评价标准方面往往是双重的标准,即收视率、票房及影片的艺术价值两方面。正因如此,我们今天看到的韩国电视剧不但故事曲折动人、画面清新优美、演员靓丽、演技高超,而且在作品市场运作方面也是比较先进的。他们一般是先在国内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然后放眼国际,如中国、日本、泰国等亚洲市场,甚至欧美市场,并最终引发了“韩流”现象的产生。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但同时,侯总也指出,尽管中国现正处于极力寻求民族影视剧发展出路的阶段,我们依然不能全盘模仿韩国,在借鉴韩国影视业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同时,中国的影视人也要看到韩国的不足,避免重蹈覆辙。韩国影视作品目前有种过分重视商业化的趋势,导致一两部高票房的电影可以成就一个公司,一个制片人,一个导演;而一两部影片如果受挫,则拖垮一个公司,埋没一个制片人,一个导演。许多上世纪80年代重要的电影导演现在没有机会拍片,应该说是韩国电影业的一个损失。另外大量类型影片、类型电视剧的泛滥,使得韩国影视业的模式化加重,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民族化是通向全球化的秘密武器
其实,面对国外强势传媒的竞争压力,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惊慌,大喊“狼来了!”北大星光集团董事长侯豫秦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任何想在现代文化的格局中寻求发展的文化产业,都要学会“有意识地介入世界文化话语,并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承认边缘化的或被压抑、被忘却的历史。”无论如何,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应该成为一种对话,通过交流和对话达到双方的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人类的文化行为、文化创造具有普遍性、共同性,优秀文化完全可以超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分歧,成为各国分享的资源。如美国人诠释《花木兰》,中国人诠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例证。
全球化和民族化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矛盾,民族的必然是世界的,世界的必然是民族的。
《男才女貌》进入国际市场
北大星光的发展理念就是以制作优秀的民族化影视作品打开国际市场,在赢得国内观众青睐的同时吸引国外观众的目光。这就不会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了。时尚偶像剧《男才女貌》、《女才男貌》和电影《情人结》、《好大一对羊》等作品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国外发行商和观众的青睐,就充分证明了民族化武器的强大威力。
信报记者 吴冬妮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国际市场”,共找到
42,957,088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