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 让渐行渐远的历史更加鲜活
> 郭扬
> 历史象一条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于是我们记录,我们传诵,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过去变成可供今人览阅的历史。当今天变成昨天,昨天变成记忆的片断,我们不会遗忘,人类的记忆因此而变得完整。
> 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的历史是模糊的,火塘边世代传唱的长诗,让祖先的身影神秘虚幻,以至今天人类还要为“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而大费周折。
> 文字帮助我们让历史可以解读和传承,但文字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映象。文字里的历史是可以篡改的,但历史不容虚假,不容篡改,于是才有人们面对昨天的典籍史册一面读解,一面辨疑,力图历史能够以真实面目示人。我们对历史记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真实,真实是历史的生命。
> 当历史被带到文艺舞台上,它却幻化出千百种面貌,有时让人都认不出它原有的模样,因为在这里,真实,已经不再是它的标签。当然,有些历史,我们是无法“戏说”的,那些带着新鲜伤口的历史,今天的人们,还感觉到伤痛;那些为国为民的英雄,我们望着他们还没有远去的背影,心中依然怀着敬意。当创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创作文艺作品时,真实,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但是文艺作品和历史教科书的真实、严谨还有不同,它可以让有些抽象的历史变得生动具体,让这条长河中已经逝去的浪涛、旋涡、迭宕起伏,再一次清晰而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影视作品怎样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构建生动感人的情节和人物,一直是影视创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
> 七集电视连续剧《陈云在临江》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和尝试,在真实再现风起云涌的时代时,通过细节的刻画,让人物生动而立体。编导者不只在告诉我们一个历史事件,而是让我们看到那些事件中的人,令人信服的讲述他们的所做所想,从而使这段历史也变得更加清晰可辨。
> “四保临江”是解放战争时东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战役,1946年,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涌入东北,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将立足未稳的共产党军队分割压缩,挤压向中苏、中朝边界,企图全线占领东北。国民党全副武装的美械装备8个正规师、10万兵力向已被迫退至临江的我南满根据地发起进攻。天寒地冻、敌众我寡,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在这危难之际,是打还是走,关系到是生存还是灭亡的大计,这样的时候,陈云同志主动请缨,临危受命出任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亦称辽东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在著名的“七道江会议”上果断拍板决策,提出坚持南满斗争的战略主张。他同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同志等指挥南满部队共4万人,于艰难之中发动土改,在群众中站稳脚跟,紧紧依靠临江人民群众的支援,和强大的敌人背水一战。历时108天,四战四捷,歼敌四万余人,终于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建立了巩固的南满根据地。使东北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辽沈战役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陈云同志在四保临江中镇静从容、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使我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经济专家在军事方面的杰出贡献。陈云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任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陈云同志被选为中央副主席。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重新当选为党的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后来又任中顾委主任。
> 这样的事件,这样的主人公该如何表现?这就看创作者的功力了。对于多篇幅的电视剧,史料提供的素材总嫌过于简洁,要让故事好看,人物生动鲜活,创作者该用怎样的笔触去完成对这段还没有远去的历史的诠释才不失为精彩呢?
> 十多年前,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了解放战争系列影片的创作,从《大决战》《大进军》到《大转折》,八部十六集的宏篇巨制历时十余年才完成。这一系列“全景式、全方位、宽正面、立体化”,“史诗品格革命历史巨片” 的创作,无论从影片的长度还是从表现的内容上说,都是世界战争片之最。而这一系列的巨片无疑对其后的影视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影响更大。
> 电视连续剧《陈云在临江》中可以感到这一系列巨片对其创作的影响,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重点表现在讲述历史的角度不同。《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重在一个大字,史诗般宏大地向观众展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将千军万马置于眼底,是那种高屋建瓴,一揽众山小的气势。在这样的版图上,人显得很小,几乎融入在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而《陈云在临江》则是从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取其局部,将细节和人物都放大,作更为具体的演绎,于细微处见其精神。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讲述历史事件为主,人物只是事件的配角,而后者则相反。
> 《陈云在临江》中,陈云是主角,在历史上的四保临江之战中,陈云也是掌军之帅。这样的人物,必有其不同于凡人之处,写他不同凡响,胸中自有雄兵,一语定乾坤,本是应该的,但少了些人间烟火气,主人公也就少了生气,让观者只能抬头仰望,距离产生疏离,很难得到观众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