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2》过多地描述了政治上的阴谋,《前传3》则终于回归到《星球大战》开篇那经典的太空歌剧式的风格。
演员的对白读得很平淡:你站在一艘正在爆炸的星际飞艇上时说话的腔调,怎么能够跟坐在星巴克里打手机时一样呢?
《前传3》的打斗场面比前面任何一部都多,而且很壮观。特技更加精良,但未必会更令人印象深刻。
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在不止一个方面取得了圆满。该片是《星球大战》系列的第6部,据说也是(但并非一定是)终结篇。《前传2》过多地描述了政治上的阴谋,《前传3》则终于回归到《星球大战》开篇那经典的太空歌剧式的风格。由于《前传3》在情节上紧接最早的那部《星球大战》电影,我们可以用一句老掉牙的电影台词来概括它:“我们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安纳金·天行者背叛绝地而投靠黑暗面,这是每个星战迷都知道的;他的一对双胞胎、卢克和莉亚最终团聚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在《前传3》要发现的,是“为什么”和“怎么样”:一个开朗勇敢的年轻人,是如何变成那个黑暗的、披着沉重的斗篷、戴着恐怖黑色金属面具的人物。正如片中尤达悲伤地、以他特有的语序所说的:“你训练的那个男孩,不在了,他已经,被达斯-维德吞噬了。”
在影片开头,帕尔帕庭被反叛军首领格菲沃斯将军(由Matthew Woods配音,这个将军老发出奇怪的痰喘声,也许是因为他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机械化了吧)俘虏,单枪匹马的安纳金和师父欧比旺驾飞船赶去营救。不过这个营救行动有一点却不符合逻辑:师徒两人在格菲沃斯将军的指挥舰上轻松着陆,而且没费多大力气,就闯到了关押帕尔帕庭的瞭望塔上,两人在电梯里大吵大叫了一阵,飞舰上的卫兵和保安系统到底哪去了?还有一点,如果一艘太空舰的每一个弦窗都朝宇宙洞开,为啥还需要建一个瞭望塔呢?我也是随口一问,无所谓啦。
回到绝地议会的球形大厅,安纳金失望地发现,尽管他英勇杀敌,绝地议会依然不给他“绝地大师”头衔。绝地议会不信任帕尔帕庭,命令安纳金监视他;与此同时,帕尔帕庭也希望安纳金帮他监视绝地议会。安纳金应该听谁的呢?伊恩·迈克蒂安米德(帕尔帕庭扮演者)的角色是整部电影里最复杂的一个,他将安纳金那颗受伤的心玩弄于股掌之上,引诱安纳金一步步堕入当时还隐藏在幕后的黑暗面。在一部并非以对白见长的电影中,帕尔帕庭说服人的口才却如蛇一样阴险狡猾。安纳金走向黑暗之路的过程,却带着某种讽刺意味。在前一集,安纳金与帕德美私订终身。《前传3》中有一幕,帕德美告诉安纳金她怀孕了,安纳金的反应,是青春搞笑片中好孩子会有的那种——他尽力表现得十分高兴,可是又担心这个突如其来的状况会影响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那些关于卢卡斯不会写爱情场面的说法都过于保守了!
对白再一次成为这部电影的弱项。片中人物都像在说基础英语:没有感情色彩,没有口头禅,没有小机灵,就跟学贝立兹似的(注:贝立兹是一个国际知名的语言教育机构)。也有例外的:一个是帕尔帕庭,另一个理所当然的就是尤达(Frank Oz配音)了。尤达的说话让我想起Wolcott Gibbs(美国当代作家,以诙谐散文闻名)那句有关早期《时代》杂志的有名的评语:“Backward ran sentences until reeled the mind”(脑筋不打转,文句就倒退)。在多数情况下,演员是在蓝幕前完成拍摄,特效是后期再加;演员的对白读得很平淡,好像他们并不相信自己正置身于那令人惊异的事件中央:你站在一艘正在爆炸的星际飞艇上时说话的腔调,怎么能够跟坐在星巴克里打手机时一样呢?
尽管如此,对白仍然不是本片的重点,《前传3》的打斗场面比前面任何一部都多,而且很壮观。特技更加精良,但未必会更令人印象深刻。与最早的《星球大战》不同的是,《前传3》的打斗场面更为复杂(更多的飞船参与打斗,背景有更多的细节),却并不令人兴奋。尽管卢卡斯安排他的角色观看了一场看起来像是超声波观察到的未出生胎儿的“未来派”风格的歌剧表演,它还是没有在首部《星球大战》中,塔图音星上的那个外星人酒吧来得吸引人。我认为,《前传3》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特级效果的好坏,并不是以他们的复杂程度来衡量的,而是要看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在炽热的熔岩星球上的那幕打斗令人印象深刻,让人想起《指环王》。另外还要提一下尤达,这个人物最先由木偶充当,现在完全用电脑合成(就跟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70%的画面一样),他从开始到如今,都是《星球大战》中最逼真的非人类角色。
总的来说,对于《前传3》,观望比批评要来得多。乔治·卢卡斯完成了一项前无古人的任务;他一手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星战”世界。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星球大战》系列都是影史上最富影响力的电影之一,而且它们充满了趣味。如果说,卢卡斯在《前传2》中过于道学和一本正经,那么原力这回又讨人喜欢了,《前传3》是一部娱乐大片。罗杰·伊伯特 撰文
张莉莉 译
作者简介: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美国资深影评人,自1985年起为《芝加哥太阳时报》撰写专栏影评。他的影评长年来被广泛引用,并印在许多DVD的封面,作为对购买者的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