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十七岁的单车》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05年,《青红》捧回戛纳评委会奖。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建树的王小帅昨天却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消息,由他监制、策划的电视剧《不想回家》有望7月初在南京开机,据悉,这也是王小帅第一次涉足电视圈。
获奖太激动?不,是紧张
为了给导演王小帅庆祝39岁生日,昨天一大早,《青红》剧组就乘着租来的游艇出海了。接到晨报记者“祝贺”的电话,王小帅显得特别开心,他说自己来戛纳已经好几天了,但一直忙于工作,还没好好看看海滩,逛逛街。
“我现在更加明白,为什么父母会在这一天把我生下来。”王小帅在戛纳颁奖礼上的这句大实话赢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对于自己现场的这份激动,电话那头的王小帅不好意思地笑了,“实话告诉你,我那不是激动,我是太紧张了。事前也没想到《青红》会获奖,我一直跟高圆圆他们几个说,来到戛纳就是胜利,所以当被念到名字,当冲上舞台,我就开始变得语无伦次起来。”一部献给父母的影片在自己生日当天获奖,看来这种巧合足够让王小帅记一辈子的,“我特别希望来戛纳,今年又正好是中国电影百年,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我将一如既往的做好电影。”
下部拍闹剧?错,是《不想回家》
1966年,王小帅在山东出生。从1992年开始,他先后拍摄了《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青红》等多部电影。虽然王小帅事前曾戏言“如果《青红》拿个奖,我下一部就拍闹剧”,但昨天他却告诉记者一个惊人的消息:自己正在策划一个电视剧《不想回家》,而投资拍摄的正是南京的天地纵横影视公司。
“这是我第一次搞电视剧,为此我和两个编剧去年还把自己关在深山老林里创作、修改剧本。《不想回家》反映的是当下生活,写的是几对中年人如何面临结婚、离婚,如何应对生活。是我人到中年后慢慢体会到的一点东西,算有感而发吧。”
坊间一直流传一种说法,电影导演不屑搞电视剧,而算上这部《不想回家》,王小帅也是第一次涉足电视圈,对此,王小帅却认为电影、电视都是中国影视文化的组成部分,“因为我在电影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我希望通过做监制、策划为电视剧做点贡献。”
《青红》得的是什么奖?
晨报戛纳22日专电(特派记者 孔芳芳)戛纳电影节不像奥斯卡那样设置许多奖项,这也使得它的颁奖时间非常之短。比如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开始的颁奖典礼,在开场五分钟后就开始颁奖, 40分钟后,所有的奖项已经颁完。
总体来说,戛纳电影节共设置了五个大奖:金棕榈大奖(即最佳影片)、 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演员奖。除了这五个大奖之外,还有几个稍微小一点的奖项:评审团奖(或称为评委会奖)、最佳编剧奖、金摄影机奖。以上奖项均针对竞赛单元影片。在短片单元里,还有最佳短片奖会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提前告知媒体,但是颁奖仪式也一并放入闭幕式典礼上举行。
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有两个评审团奖,英文翻译分别是“jury prize”和“grand jury prize”。前者一般翻译成评审团奖(或者评委会奖),后者则翻译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大奖是仅次于金棕榈的奖项,用来奖给本届电影节上第二出色的影片,本届评审团大奖颁给了美国导演贾木许的影片《破碎之花》;而评审团奖则要小很多,多是指代在导演个人风格上比较出色的影片,它在大众中的欢迎程度可能不是那么普遍,但只要打动了评委的心,它就可以获得这个奖项。中国导演王小帅的《青红》虽然在大众评分上并不高,整体实力还不具备获得金棕榈的资格,但是影片自成一体,在音乐和情节的设置上别具一格,因此能够获得全体评审的青睐拿得评委会奖应该也算是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