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法国南部海滨风平浪静,但是戛纳电影节刚开幕,烦心事却接踵而来,让主办方忙得焦头烂额:第一个麻烦是卢卡斯制造的,他的影片原本预备用做开幕片,但是临时被法国影片《旅鼠》替换;接着,从组委会传来的消息是:侯孝贤导演的影片《最好的时光》颇有效仿《2046》的嫌疑———到目前为止,影片尚未正式完工,能否“完整”出席也因此成谜。
麻烦一侯孝贤学足王家卫
记者昨天早上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著名导演侯孝贤可能要向王家卫学习,影片《最好的时光》目前还在后期制作中,比王家卫更让人忧心的是,影片到目前连混录都还没有开始做,尽管主办方已经将影片的首映式拖延到20日,但是能否如期亮相依然是个问题。
追究侯孝贤“迟到”的原因,和王家卫一样,还是戛纳一贯的“贵族作风”在作怪———只要是大师作品,就算是样品,哪怕只听到个名字也照单全收。记者从台湾记者那里打听到的消息是,侯孝贤的这部作品是今年3月份才开始创作的,当时就接到了戛纳的邀请函,甚至连样片都免看。5月电影节开幕前,组委会最初考虑将影片在15日放映,但问题是至今影片的后期还没有完成,只能往后推迟到20日。
麻烦二卢卡斯不给面子
虽然组委会公布开幕影片是法国电影《旅鼠》,并号称此举是为了维护法国本土的电影工业,但是其中苦衷大概只有戛纳组委会自己知道。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开幕式影片原本曾考虑由卢卡斯的《星球前传3:西斯的复仇》担当,而且各大国际通讯社、报纸最初的报道中也无不以此作为噱头。但是实际情况是,美国方面始终没有保证该片在全球上映前为戛纳开先例,并且很吝啬地表示即使要放也只映一场。
麻烦三
戛纳尴尬“不谈国事”
上届戛纳将最高荣誉金棕榈颇有争议地颁给《华氏911》看来已经引起了白宫的注意,所以这次戛纳主席在记者招待会上再三表示,戛纳将避免使用政治标准———很有点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的尴尬。记者留意到,不少外国记者已经将该消息引为当天的重磅炸弹。
电影节主席贾各布在记者见面会上自我批评称,迈克尔·摩尔当然无庸置疑是一个好导演,但是那次的事情,不管当时的评审团后来是怎么解释的,总归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也就是说,评奖应该更注重影片本身而不是更注重政治内涵。他表示,去年以昆汀为首的9人评审团,所做的事情是非同寻常的事件,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第二次了。
这次的评审团主席库斯图里卡也表示,这次的评判将以艺术标准作为最高标准,不过,他否认这是在间接批评《华氏911》。他说:“我想《华氏911》其实也很艺术。”
麻烦四“伊拉克地雷”埋藏
虽然口口声声“不谈政治”,但实际情况却是,昨天放映的一位伊拉克导演和一位日本导演拍摄的两部影片其实都暗含和“伊拉克战争”有关的主题。
据悉,伊拉克导演这次拍摄的影片是被戛纳第一次选中参赛的。尽管影片的内容讲述的是两伊战争时期的事情,但是很多记者明显地看出了影片中间的“黑色”味道,这个时候讲述1988年前萨达姆军队里面的故事,真的没有影射战后伊拉克环境的意图吗?据悉,一位观看过影片的黎巴嫩记者已经很生气了,她在文章中说:“影片有侮辱性,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伊拉克发生了什么,侯赛因做了什么,但是导演却把怒火引向那些对此无能为力的人。”
可能是嫌政治话题不够热闹,连日本导演也来插了一脚。尽管在日本导演的这部影片中没有对伊拉克直呼其名,只说是“中东某国”,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影片直接取材自日本人质被伊拉克武装组织绑架的事件。据导演的说法,这灵感直接来源于“人质事件”的新闻,当时日本人质回国后被公开斥责:不该在这种时候去这么危险的地方,让国家为他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