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与宏大的较量
这里有一部影片必须提到,它不是大家熟悉的《辛德勒的名单》(它太著名了,几乎是电影配乐比影片本身还要火的个案),而是在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勇夺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的《英国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病人》中的音乐尽管不如《辛德勒的名单》那样感人肺腑,但更深邃,更能引导人们思考战争的意义。
《英国病人》被誉为继《日瓦戈医生》之后又一部战争史诗爱情片。这部由沙漠、飞机、地图、战争、壁画和匈牙利歌谣所构筑的影片如油画般柔美,而在音乐上却时刻弥散着沧桑、悲苦和多情的风貌,仿佛是向人们诉说爱情的无奈和痛楚。
长度超过70分钟的音乐在这部影片中无疑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让整部影片充满情感的律动。配乐随着剧情穿梭游走于不同的时空间,将情节片段整合为一体,这让影迷不知不觉就沉醉在当时的背景而难以自拔。
或许,美国电影的配乐比较宏大,而欧洲的电影则一向学院气息很浓,讲求小中见大,以简单朴素的旋律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以静态的音乐来表现动态的场景。也许表面上会给人一种沉闷枯燥的感觉,但实质上值得长时间细细咀嚼。
《美丽人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老枪》……这些经典影片的配乐都是如此。其实并不需要去买电影原声唱片,把这些DVD放在机器中但不打开电视的话,听着乐声中的枪炮和呻吟,是否也会如见影片?(作者:吴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