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像哈姆雷特一样徘徊了10年,然后终于做出了选择--与沉溺于赌博的母亲断绝关系。用10年的时间来下决心,这种选择何其艰难。相信在这10年中,蔡少芬无时不刻不在默念着哈姆雷特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is's a question.”
刘銮雄说:蔡少芬已经迟了9年。香港媒体用“好朋友”来形容这位富豪与蔡少芬曾经的关系。9年前,蔡少芬的母亲在借赌债的时候常常对那些老板说:她的女儿是港姐,可以介绍他们做“朋友”。9年后,那个兼具虔诚的基督徒与明星双重身份的女儿哭泣着说:“我不恨我的母亲,如果恨,我可能还会舒服些。”有理由恨,却无法恨;没道理爱,却只能爱。命定的爱标出了选择的难度。哈姆雷特面对的是一位罪恶的母亲,蔡少芬面对的是一位无法自控的母亲。理智上,我也赞同蔡少芬尽早决断。然而,10年的时间却确实使这个事件具有了忧伤的光芒,让我看到了这个冰冷的决定背后的所有复杂:一个女儿的惊恐(被催债者跟踪恐吓)、疯狂(向富商L许诺依傍终身而在一夜之间筹得1000万元救急)、痛苦(4年前曾想自杀)。
没有犹豫,就没有现在被人们频频引用来印证自身处境的哈姆雷特。没有10年痛苦与耐心,蔡少芬也许还只是一个花瓶,而不是无线电视台的“最佳女演员”。有时候我还想,犹豫才是人类的本来面目,选择是机器最擅长的事情。一个人,他不是通过选择来确定自己,他是通过选择前的痛苦、疯狂、犹疑使血液在血管里发出声音,使肉体在骨骼上生长。
其实我还有一个好奇,就是沉陷于赌瘾的蔡少芬的母亲。那是个怎样的疯狂的心理世界,可以使一位母亲怂恿自己的女儿委身富豪,可以使爱成为最轻易被舍弃的事物,她做出这些选择何等容易!她在这样做的时候究竟有没有过挣扎,有没有痛苦的犹豫?这个已失踪于内地某个角落的母亲,当她听到女儿终于与自己断然脱离关系,是何感想?一个母亲如何成为一台掷骰子机,她是否会从掷骰子机变回一个母亲?对于这些绝望的问题,我真的都很好奇。钭江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