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电影,心情挺愉快,说来大家听听吧。
好像大家都不觉得《偷拐抢骗》(Snatch)好,真系唔知点解?我真的觉得这个电影真过瘾。整个观影过程充满了快感。眼看着这部电影被一部部新出的经典DVD埋没掉,心里觉得蛮遗憾的。罢罢罢,让你们骂我少见多怪我也认了,但还是推荐一下这个电影吧。
麦当娜的老公拍的片子,看完这个电影你就明白为什么他能把这个全世界最NB的女人搞掂。专家说盖瑞奇的这部《偷拐抢骗》就是在重复他之前的《两支大烟枪》而已,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但不一定重复就有什么不好。我看过《两支大烟枪》,但看《偷拐抢骗》仍然快感无穷。而且有了前一部垫底,后面这个就看得更开心。
仍然没有配角,每个人都是主角。但还是布拉德·彼特最抢眼,跟《搏击会》里那个暴力分子相似,有一种放荡残忍的魅力,而且增加了神话般的力量,简直可以看作“切”的痞子版。作为新一代“雅痞代言人”(忘了在哪里见到的这句鬼话了),布拉德·彼特把放荡发展成了“酷”。好莱坞现在最酷的两个人,一个是布拉德·彼特,一个是奇诺·李维斯。布拉德粗野有活力,奇诺则苍白内敛。后者适合少女暗恋,前者却吸引少女献身。
另外一个颇抢眼的人物是贝尼裘·迪·托洛,很可惜他只露了两回脸就成了一具头上蒙了袋子的尸体,盖导真是暴殄天物,人家可是击败汤姆·汉克斯、罗素·克洛得了美国演员公会奖的最佳男演员。他在电影里也在耍酷,是个华丽的流氓。可惜与一大堆年轻人在一起,就显得老了点儿。
同《两支大烟枪》比,《偷拐抢骗》更轻快油滑。盖导让各路人马更快地碰到一起,所有的线索也以最快的速度碰头会合。快速的剪切像《罗拉快跑》,令人感觉这部电影一直在奔跑,让你眼花缭乱。最令我大叫快感的就是那个犹太珠宝商从老窝飞往目的地那几个镜头。先是老家伙一仰脖灌了口酒,是俯拍;下一个镜头是汽车尾部的特写;接着仰拍一架飞机,然后就是他打开车门到了。评价这样的拍法,我已经词穷,只有一个字--“酷”。
不过我看的电影有限,也许其中令我新鲜快感之处对于行家来说只不过是奇技淫巧而已。有一个想法是我在看完《偷拐抢骗》后产生的。所有的电影可以分为两种,紧张的和不紧张的。前者多数是国产电影。看国产电影总会感到某种紧张在里面。导演似乎很局促。比如《刮痧》,郑晓龙就不满足于拍一部简简单单的好莱坞“庸俗”轻喜剧,非要加进去什么文化冲突,身份认同之类的东西;比如《一声叹息》,老老实实讲中年人的婚外情其实挺不错的,冯小刚就愣是认为自己在拍艺术片,在里面一声声深沉的叹息。这种假模假式的结果是搞得电影捉襟见肘,窘迫不堪。张艺谋的电影现在也越来越显得紧张局促,《幸福时光》干脆搞到补拍的份上。大家似乎都在警惕着什么,要艺术还是票房还是艺术票房双丰收?要主旋律还是另类?能不能通过电检?看国产电影时,我似乎感觉得出导演们除了在想电影怎么拍之外,他们的脑子里还拼命转着这些问题。但看看《偷拐抢骗》,导演的心态多轻松,简直是任性,以一种真正的游戏精神拍电影,而拍出来的这个电影也超级酷。
记得王小帅说他的《17岁的单车》,“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涵意,在困难与命运中接受不合理并生存下来,就是对困难与命运的最大反抗。”我听了觉得悲伤,尽管他在说反抗,我一点儿感觉不到什么悲壮的意味在里头,有的是自虐的情怀。想曲解一下“戴着脚镣跳舞”这句话,我们的创作者似乎都被迫染上了受虐狂。如果是自觉自愿的受虐狂,也许拍出来的电影会自有其独特风貌。可作为一个被迫的受虐狂,他们拍出来的电影就局促不安,神经紧张。
论最近看过的国产电影,有两部我看不出来紧张,一个是《小武》,一个是《巫山云雨》。你看不出贾樟柯或者章明在为票房或者艺术或者电检而费尽心机,这些都是拍完电影之后才该考虑的事情,拍的时候就只想着把这个电影拍好拍成自己想要拍的样子。
似乎越说越跑题了,打住吧。关于受虐与紧张的问题,也许需要更严肃的文字和场合。钭江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