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作品怎么叫“成功”?显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音乐剧《金沙》作为第三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的首部作品,在保利剧院公演两场;演出期间,有明星助阵,有媒体追踪报道。这,叫不叫成功?
《金沙》的制作费用高达1600万,两场演出,即使定价高昂(这有赖于北京演出市场天然的混乱),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成本。这,是不是一定叫不成功?
我想,成功与否,最低一级的判断,是取决于由投资者、创作者的动机决定了的一部作品的性质。
那么,《金沙》是什么?
《金沙》的出品单位是“成都金沙太阳神鸟演艺文化有限公司”;该公司并不避讳自己是由成都市政府直接领导,也不讳言要借《金沙》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推广蜀地旅游文化。为此,他们选择了著名音乐人三宝,并以三宝为核心,集结了如今在影视、音乐与戏剧舞台上活跃的编剧、导演、演员、歌手、舞美与灯光。
因此,《金沙》是政府行为,文化活动,流行人物,舞台观念,地域色彩,时尚消费等等的混合物。这种种元素并非不可以在一起:只要运作得当,恰当地把政府资金,地域文化,媒体资源等妥帖结合,也可以是当前文化产业的一种操作模式。
显然,《金沙》的题材非常适应出品方的意图。这是一个跨越千古的爱情故事。
一个在金沙工地的考古工作者沙与一个变幻莫测的女子金的爱情故事。剧情从2001年,回到后蜀国古芙蓉城的奢华宴饮,回到古代战争,再回到蛮荒年代……
这些零碎的线索,足可以让我们回味李白歌咏过的“难于上青天”,回味花间词人的缠绵悱恻;也可以让我们在三星堆呈现出的灿烂而神秘的古文明前流连怅惘。
应该说,线索给予了作品足够的能力,可以让它尽显蜀地的一脉风流,也可以呈现蜀地博大的文化胸怀。这些,也尽可以让出品方很好地完成蜀地文化的新世纪展现。
可惜的是,这些线索并没有到达这本该达到的终点。或许是因为三宝在音乐上的过度卖弄,使得音乐的整体结构缺乏波澜起伏,剧情也就丧失了缓急轻重;或许是因为缺乏恰当的舞台调度,大制作、大布景、大量的灯光不仅互相消耗,而且也在消耗演员的活动空间……但我认为,这些不过是呈现出的表面现象而已,造成这些失败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作品没有对那个地域的文化表现有着应有的尊重与吸纳。因此,虽然《金沙》的题材线索具备了展现地域文化的能力,但在艺术呈现上却与此南辕北辙。
虽然说的是蜀地的故事,《金沙》却没有任何支撑这个地域故事的艺术元素,也没有恰当展现这个地域文化内涵的艺术方式。因此,它就成了无根的寻根之旅。这种没有根基的文化呈现,如何让人深切感悟蜀地的文化容颜呢?对于一部强调地域文化的作品来说,这怎么能说是成功呢?
自杨丽萍的《云南映像》让人目眩神迷以来,具有地域色彩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多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这是好事。以政府的力量来挖掘、推广地域文化,再有效地借助市场的操作手段,这显然比当初杨丽萍单打独斗要有效率得多。
不过,在资源已经充分准备好了之后,创作者是不是还应该保存一些像杨丽萍那样对待云南地域文化的态度呢?
陶子(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