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神女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翻开了新的篇章。从1949年-1966年,中国电影再次经历了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影片,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被称为"17年电影"。虽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那个物资贫瘠的岁月里,却留给了几代人无法忘怀的集体记忆。
这17年,是物资极端贫乏、运动不断的时期,同时,也是电影工作者创作情绪高涨的时期。在采访电影爱好者、研究者刘澍时,他这样来描述"十七年电影":刀刃上的舞蹈。在运动不断的环境下,电影创作的每一步都是踩在刀刃上,然而这些老电影人却舞出了许多优美的篇章。
这期间,拍摄了《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塑造出王成、董存瑞等一系列激励人心的英雄人物形象;同时还拍摄出《永不消失的电波》、《英雄虎胆》、《秘密图纸》等扣人心弦的反特题材影片;《柳堡的故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爱情影片也擦出火花,《祝福》等改编自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片自然也不甘其后。此外,在这其间,还出了《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艺术精品。
集体记忆
从新中国第一部影片《桥》诞生至今,时光已飞逝50余年。当无数往事已成依稀梦境时,在许多人心中,"17年电影"却仍然历久弥新。因为,那些黑白影像曾在几代人心目中,甚至生活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本正经地制定作战计划,收缴和分配"战利品";战士负伤后,卫生员赶紧上来包扎纱布;有时候战士牺牲后也会再次醒过来,因为忘了交党费--很多人都曾在童年的游戏里,复制过影片中的战斗场景,甚至各种细节也分毫不差。
其实,当时"抄袭"电影不仅仅是小孩的"把戏",成人也不例外。那时的演员虽然没经过包装,但塑造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却是深入人心,甚至引起了追学。
有人在文章里这样回忆:"每周六晚例行的电影,必然有许多大些的女孩子,吃晚饭之前洗头发。由于时间算准了,必得半湿,又不至于在衣服上留下半圈水印,所以个个披散着黑亮的长发,也有些大胆的用花手绢打个结,每个少女的头发都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我们小一些的女孩会在背后传悄悄话,'你看**,今天晚上又故意在看电影时洗头发,就是想学小白鸽披散头发去邵剑波那里借书……"
电影《林海雪原》中小白鸽的戏份虽然并不多,但当时她依然是飞翔在很多少女心中的爱情天使,也是模仿对象。据说王晓棠在《英雄虎胆》里跳了一段当年闻所未闻的伦巴后,大街小巷就暗潮涌动,出现了许多偷偷学跳伦巴的青年男女。一位电影工作者在云南考察时,甚至看到《五朵金花》里的婚礼仪式至今仍被一些云南年轻人"原版复制","金花"也成为表彰进步妇女的称号。
被称为"荧幕侦察员"的印质明对记者说起一段很有意思的往事。在拍《铁道卫士》时,因为不慎受伤,手在做"引流",所以他经常会把手插在裤兜里巧妙地遮拦,谁知竟成为许多影迷模仿的动作。而他的穿着打扮几乎成为"侦察员"的标识,很多年轻人模仿他戴鸭舌帽、看人的眼神,甚至电影中的接头暗号都成为大家生活中的"学习对象"。
当年"追星"也疯狂
没有精致的妆容,也没有多余的修饰,正是这一张张素面朝天的清新面孔,在那没有"明星制",没有公司包装和媒体推广的年月里,成为了两三代人的青春偶像。很多年轻人可能想不到,当年父母也和自己一样,有过痴迷的"追星"时光。
提到当年被"追"的趣闻,《战火中的青春》中雷振林的扮演者庞学勤爽朗地大笑了起来。"嗨,那时候来的信可多了,开始还一封封认真地回,说我已经成家了,有孩子了。可是后来不行,信太多了,就只有把内容印好,按地址寄过去。还有些女大学生甚至跑到我家里来做自我介绍,我只有给她们做思想工作……"
庞老说,文革后,他做了长影的副厂长,公务缠身,拍电影少了,很多观众打听他到哪里去了。甚至还有人写信来,以为他还是影片中20多岁的小伙子。前不久庞老去上海,走到哪儿几乎都有观众认出他来。有次他去南京路步行街的书店里买书,一进去就被大家认出来了,有人能成段地背诵《战火中的青春》的台词。还有次去喝茶,喝完才知道已经有人替他们把钱付了。
印质明非常感动地说起哈尔滨的一群可爱影迷。"他们组织了一个'印质明影迷团',有农民、有工人、有检察官。这些影迷大都五、六十岁了,年龄最大的67岁。他们给我写信,千方百计找到我,请我去哈尔滨玩。"印质明说,有个影迷还模仿着他当年在电影中的神情说,你看我这样像你吗?
上世纪60年代,荧幕上的"万人迷"还有王心刚与王晓棠,而且当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据说那时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门口,每天都有痴情的少女守候着,就为能看上王心刚一眼。
当年观众对演员的痴迷喜欢往往是终身不渝。因为那时的明星不仅相貌漂亮,而且创作态度认真,表演功底深厚。不靠包装、不靠炒作,全凭真功夫立足影坛。他们不仅仅是演员、是大众眼里的明星,还是值得尊敬的人。
时代的精神偶像
与时下"粉丝"不同的是,五、六十年代的"追星族",追得更多的是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演员们也常在无意中充当了年轻人的精神偶像。
有人说,在《红色娘子军》中,王心刚不但把洪常青的英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熊熊烈火中慷慨就义,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经典镜头,其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更是让许多人完成了最初的共产主义教育。
著名演员秦怡告诉记者,她曾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碰到女科学家休瑞娟,休瑞娟激动地对秦怡说:"我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你呀!"秦怡当时很奇怪,与我能有什么关系呢?后来才知道,休瑞娟12岁的时候,父亲带她去看了秦怡主演的电影《遥远的爱》。
在这个影片中,秦怡饰演的丫头在抗日烽火中成长为一位巾帼英雄。看完电影,休瑞娟的父亲对她说:"你长大就要做这样的人。"虽然影片拍于1947年,但这个人物形象影响了休瑞娟的未来。"难道戏有这么大的作用吗?"秦怡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
影迷刘澍说,五、六十年代的荧幕形象,尤其是革命者的形象感动、影响了至少两代人,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比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放映后,一些城市青年为了建设农村把户口迁到了农村。在影片《年轻的一代》中,杨再葆扮演的地质队员肖继业,腿断了还要到勘探一线工作,这种精神打动了一位上海的年轻人,也投身于地质工作,至今仍在甘肃。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17年电影"在视听上对观众带来的影响,也是别的时期很多电影所望尘莫及的。虽然岁月如梭,但当时的许多电影插曲,至今仍是中年人在KTV里点唱率最高的歌曲,也是流行歌手们不断翻唱,以各种方法演绎掘金的宝藏。无论是刀郎版的《送战友》,还是摇滚版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只要听到那熟悉的旋律,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经典镜头都历历在目,当年的气息也扑面而来。
"那时候几乎每部影片都能唱红一首插曲,往往是一部片子刚上映,片中的插曲就已红透了大江南北,比后来春晚的宣传功能还强。当时电影插曲的流行程度,现在的大腕们只能望其项背。"
老歌爱好者杨力知只要进了KTV必然要放开嗓子唱几首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插曲,起先是他的独唱,结果却变成了满场人的合唱。"抒情歌曲特别深情,唱起来有味儿,战斗歌曲特别铿锵,唱起来起劲儿。那真是百听不厌、百唱不厌呀。"
在电话中,75岁的庞学勤给记者哼起了《战火中的青春》中的插曲:"擦亮我的三八枪,嘿,子弹吗上了膛……"他说这首歌是在拍电影前就有,但却是这个影片让这首歌红了。
与"17年电影"插曲一样脍炙人口的还有当时许多电影台词。如今,人们需苦苦等待一年,方能逮到冯小刚贺岁片中的几句幽默台词,而当年影片中的精彩台词可以让人们信手拈来。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我代表人民代表党毙了你。""你们撤,我掩护"诸如此类的台词经常出现在孩子们的游戏中;"高,实在是高""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等鬼子汉奸台词,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
有意思的是,即使到了网络时代,"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仍然是新生代登陆聊天工具及各种论坛时最爱用的问候语;对讲机开始流行时,"长江长江,我是黄河"也重新被"发扬光大"……"17年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以不可思议的生命力被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