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请林小明和庄澄就制片的角度来谈一下,如何处理影片让影片在华语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更好的推广,补充一下你们的经验和看法。先请林小明先生谈一下?
林小明:如果刚才主持人说发行到海外、香港、台湾的影片,但是电影很难比较。
第一后面是美国公司,拍电影在美国和欧洲可以赚钱,然后将几个赚钱的电影在中国、香港、台湾撒很多的资金进行宣传,这样收到的效果肯定不同,据我所知香港的宣传费用是3500—4000万元,一部电影用几千万元是不容易的。我响应冯小刚导演,如何自强,中国盗版这么利害,不能回避宣传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一步步的向这个方向做好,也要回应于冬全中国只有15亿票房,实在太低。
林小明:冯小刚导演的600多万人看,我们计算看的人其实十倍以上,但是购买票房的人很少,将这些看过电影的人计算到购买票房的人票房就大了,宣传费用就多了,这样就可以到香港、台湾、日本其他一些地方进行发行,慢慢的一步步的来作,这样如果认为有回收才会有投入。日本一些地方不用发行,自己去做。香港也是中国电影,现在最困难的地方是,拍摄一部分电影宣传费用最大,但是没有办法回收,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拍摄一部分电影,本身已经是有美国背景的,例如《英雄》、《卧虎藏龙》,香港的《少林足球》、《无间道》都是,但是一年不多,如果在东南亚都收到效果就好了。如果拍摄一些大型的电影没有什么特点,宣传是最重要的。因为宣传后,大家就会有一个冲动让我们去看电影,宣传是很重要的,但这是需要市场的费用回收。
广东电视台:您认为合拍片是香港电影的出路吗?
林小明:香港电影的出路与内地电影的出路是一样的。为什么合拍电影是方向?如果你拍一部电影,不想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就是傻子,谁拍电影不会想内地的市场。除非一些电影市场没有考虑内地市场,但是有外地市场,这个比例比较少。
广东电视台:您认为香港电影的精华是什么?
林小明:香港电影的精华是比较广泛,例如鬼片、警匪片等。很多的鬼片在国内可以发行的,你可以不考虑内地的市场。如果一个古装动作片投资大,不能不考虑内地的市场,这也不是我们想的问题,这是因为内地不开放题材。其实内地市场的口味,也不用摸了,现在很多的动作片,很多人也看了很多年的香港片。
林小明:关键是制作人如何融合故事,市场是不停在变,以前的朋友看的趣味比较多,看多了,希望改变。其实内地有很多新的导演,冲击了电影市场,这个市场每天都在改变。
林小明:我们希望内地市场能够多一点开放多一点的题材的电影,我们能够拍这部电影如果不考虑内地,在海外可以赚钱,就可以投资,否则就要兼顾内地的市场。在中国市场那么多的省份,拍摄一部电影,也不是每个省份都赚钱。未来可能是拍摄一个电影是给四川人看的,或者上海人拍摄一部电影给上海人看的,在当地可以赚钱。这类题材以前也是有的,整体来讲,电影的变化也大,组合也大,每拍一部电影的时候都要计算如何回收,这是拍摄电影最重要的问题,回收的过程如何选择和计算,三言两语是没有办法讨论的。
庄澄:题材是有限制的,这个问题给记者问得很多,尤其是《无间道》的时候,我跟他们讲,我们在国外是做市场经济的,这个市场喜欢什么,或者可以容纳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庄澄:例如《无间道》在马来西亚,刘德华的版本就改变了,坏人就被抓了,要坐牢。我们做香港电影很久了,例如马来西亚不可以上鬼片,所以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让主角发梦,我们不能用双重的标准。不能说马来西亚是怎样的标准,国内的标准就不可以。林先生刚才讲的观点我也同意,公司1994年第一次拍摄的一部电影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成本是300万元,宣传费用是100万元。我们认为没有演员,只有一个题材,也没有大的明星,这个导演当是也不怎么样,所以宣传一定要强。后来这部电影收了两千多万,比较成功。
庄澄:于冬讲了发行和制作有什么看法,我认为应该从市场经济出发。国内或者一些在发展中的地区,他们的电影是要有大演员,例如说有刘德华、成龙、梁朝伟,这样就会有回收的潜力。马来西亚也是这样的,在香港不一定要有大演员可以有高的收入。香港要看电影的内容,这也是口味的问题。
庄澄:主持人刚才讲为什么功夫在台湾可以成功,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台湾的戏院都给外国的发行商垄断,他们喜欢放映外国的电影,功夫是哥伦比亚的,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潜力,可以让他们看得到。我问过《铁达尼号》的导演,他很难回答。
庄澄:例如《少林足球》、《无间道》很多地方都很好,但也不是常常可以见到的。我们本土的电影也不是很多或者一部分可以卖到外国的,例如美国、欧洲,算是卖了,但是效果不好,也会有一些卖得好的。制片方面,公司有一个看法,也不是很重要的看法。
庄澄:我们要算市场的回收,我们担当的风险是可以计算的,《无间道》要拍的时候,当时没有合拍,如果在香港非常成功的话,也就二、三千万,我们也要亏本的,大约是亏被500万元,但是还要做,有的时候我们赚回来的不一定是钱,有的时候是公司的声誉。有的时候我们也不是很有把握将每部戏拍的很好,也要硬把宣传进行,我们要按照市场的运作做。
林炳坤:刚才他们都说了一些要点,我强调一下,香港电影要起飞、振兴的话,合拍片在内地市场是必须走的路,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一些片子例如鬼,还是可以做的。我们每个制片每个项目都要计算风险,我们自己估计片子的回收,用多少的成本去做,所以我赞赏冯小刚导演说,导演要妥协的观点。你没有这么多的市场支撑你,你就要将成本降低来做,我们要赌的就是我们看不到的一些市场,或者是一些票房。
林炳坤:在香港来说,不会流失一些擅长的片种,包括现在很多的片子都到外国去了,也不一定是很大的制作,好象林先生的一些鬼片子,去得很远,卖得很多。但是大势所趋合拍片是必须要走的,空间来说,15亿元的票房也不是很大的,潜力是有的。
卓顺国:刚才主持人提的通吃,合拍电影是否可以在两岸三地或者更广泛的地区获利,我认为没有必要。通吃对市场是伤害应该是多元。应该是在自己的地方收回自己的成本。
北京电视台:我们看《天下无贼》中广告镜头多达八处,这种情况在下一部电影中是否会延续?
冯小刚:据我所知,现在还有很多的广告客户等着我的下一部电影,所以我也迟迟的没有出来。我也许搞一个不是现代的电影,我想他们就加不进来了。这也说明资金是流向能够创造效益的片子,从根本上来说你能够为投资人创造效益不是丢人的事情。
冯小刚:我想人身上有一些器官是没有用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艺术片就是人身上的盲肠,可以被拿掉的,不影响人的生活。主旋律电影就相当于扁桃体,唯一的作用是可以知道发烧感冒,气候的变化,主旋律电影可以知道政府的动向。商业电影相当于人的胃,可以切除一点也可以活着,但是吃饭不香了,人的生活质量不高了。所以作为一个商业导演尽量不要当盲肠和扁桃腺,尽量去做胃。
与会嘉宾就华语电影的生机与危机答记者问
南方都市报:我想请问香港银都机构的制作总监林炳坤。去年我们做了合拍片的调查,很多香港的公司都谈过银都机构在香港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虽然拍摄的片子是合拍片,但是规定比较松动,这是否属实,原因是什么?
林炳坤:内地的制片商也可以拍摄国产片和合拍片,例如寰宇他们也与内地有一些合拍片的制作,与我们也有合作,要根据不同的题材和需求。
南京晨报:江苏电视台有一个电影梦工厂盗播的问题,我曾经采访过他们,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们,他们说由电视台的购销中心买到了这些电影的播放版权。其实电影在各个电视台播出在全国是普遍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是用法律起诉,还是主动将版权卖给他们播放?
于冬:我先说《韩城攻略》不可能在电影上影第三周将版权卖给南京的梦工厂,他所谓的找一个购销中心购买的版权可能是付了钱,这里面是有关联交易的。他找了一家公司授权给他,可能是假的,这家公司也搞了一个环宇的可能是假的。台里播放电影是有资金支付的,因为有广告收入的。实际上这笔资金并没有到投资人手里,其实这里面是作假的,这个现象是很普遍的,全国很多的电视台都是用这种手法。
于冬:现在盗播为什么都是香港片和海外片,因为这些片子有明星,他们要抢收视率和广告,一方面他们是钻空子,这些电影都没有卖内地的播映权,可能是五年都卖给了卫星电视,没有卖电影频道的版权。卫星电视在中国还没有落地,有这么一个时间差,他们就钻空子,即使播了,也没有人找上门来。
于冬:如果电影公司来找,也就私下了,造成了这种普遍现象蔓延,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采取了取证,跟这些大的电影公司在商量,因为我只是拿这些公司的院线的发行权,我只能告他,因为你的播映,造成我票房的损失,但是我不能告他们侵害了我们的电视版权,这只能由环亚和银都机构来告,这是我们要进行的。
于冬:我刚才说的,希望媒体呼吁,因为现在很多电视台都认为只是赔一点钱的问题,现在要求的是电影产业是一个窗口和渠道,现在将所有的去到并在一块发行,变得产业没有办法回收或者恶性循环,音像同步发行,电台、电影院都同期上,这个产业就没有办法作了。电影院,一般的国际惯例是院线发行三个月或者半年后发行正版的DVD,一年以后电视台播映,现在我们也是按照这种惯例播映国产片,包括一些片子。但是,可以这么说,全国的地方台,都没有电影的正式版权,几乎没有。除非有个别影片,数量连10%都没有,有一些是卖给有线电视太的联合体在全国发行,在一些地方台上映,这个数量非常少,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也是经济大省,全国的电影票房重镇,江苏全年有将近九千万的市场,省会城市这样的恶劣盗播对电影伤害很大。希望你明天可以来一个头版头条呼吁一下。
记者:关于《天下无贼》之所以找寰亚和刘德华刘若英合作,主要是为打开港台市场。那请问冯导和庄澄先生,您的片子在香港宣传也很大,但是这个片子在香港上映35天大约是497万港币,这样的票房数据是否是环亚和冯小刚预计的结果,如果不是预计的结果,这样的成绩是怎样造成的?合拍片进入香港是否有还有待商讨或吸取经验的地方?
庄澄:首先纠正一下,票房是500万元。我们和冯小刚导演合作,主要有四点,我们在国内和其他的地区,也不是在香港尝试,冯小刚导演不用我介绍了,他在商业上很成功,他拍摄的电影都是用国内的大明星。我们接到这个故事以后,我们认为可以用香港的刘德华,看一看在国内市场的反映。
庄澄:当时刘德华也有一部电影也很成功,票房比我们想象得多很多。香港的片子已经是老外的公司发行,香港的票房不大理想。全香港的人都知道电影的题材是国内的内容,是讲国内的故事,所以我们认为五百万也不错。更好的地方是,国产的第一步踏脚石。我们认为与冯小刚合作的下一步电影会更好。香港的观众看了《天下无贼》电影后他们很满意,教育程度比较高的观众比较喜欢,其他的观众看了以后也比较满足。他们已经认识到,导演的作品不是一般的故事,与娱乐的故事不同,这个故事具备说教性,与其他电影的故事的手法不同,有很多的人在讨论,为什么要做广东话的,我还是喜欢国语的,有很多的讨论和评论,都是比较好的。因为在香港上了,所以在台湾也上。台湾认为为什么香港可以接受国内的故事和国内导演拍摄的戏,所以我们在台湾卖得不错,他们也在推出这部戏,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试点是不错的。
冯小刚:我认为应该慢慢来,我知道香港很多本土的导演的片子也就卖二、三百万,内地的导演在香港卖五百万成绩相当于内地的五千万。这里肯定是有一些问题没有吃透,以后会慢慢的来。
林炳坤:这并不完全是片子的问题,我们作了很多国产片的发行,香港观众现在还是培养不出来看大陆故事的习惯。我认为大家都是要培养的,我认为冯小刚的《大腕》要慢慢的培养,观众是年轻的,他们经常到内地玩,但是对内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不同的,真的是一国两制的差别。所以国产片在香港发行,是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可喜的是,今年的《天下无贼》慢慢的被海外观众接受,国语片走出去的并不是踏脚石,应该是先锋。
林炳坤:台湾、东南亚也好,我们的电视剧在这些市场都是很好,但都是古装剧,同样对内地现代的题材不感兴趣,也要慢慢的走,慢慢的培养观众观看,随着中国的开放,两地的差异会逐渐的缩小,这是以后的方向。
记者:香港的商业电影体制比较完善,最近几年香港电影走下坡路,这是香港电影的原创力出了问题还是其他的问题?
林小明:这个问题应该从十年前开始讲的,十年前香港电影已经走下坡路了,一直到97年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已经无法卖出去了,因为他们没有钱了。当时香港的电影只能拍给自己看,当时中国也没有开放,也没有合拍,97年、98年才有一部分电影拍摄出来,但是都亏损了,因为投资大。99年、2000年开始拍摄地道的香港电影,逐渐就拍摄一些低成本,太地道的香港电影。
林小明:也有一部分的导演,出去外国拍摄电影了,也有一些幕后人员和编剧疏忽练习,后来市场开放了,有光明了,大家都去拍摄电影,没有人去想如何做。其中一部分电影质量还是有的,所以去年2004年香港电影有很多胡闹的,现在很多香港人在想是否应该改变,寻求一个新的方向,编剧应该如何想,制作应该如何搞,所以空间就降了下来。去年有一些大的制作,要到今年才会陆续出来,还有一些中小型的电影如何探讨。如何制作中小型电影,所以说现在整个华语市场,不管是香港、内地、国产、合拍都需要找一个方向,如何进行融合整个电影市场,大片没有问题,如何拍,剩下的问题是中小型电影如何拍摄发行,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相信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电影整体来讲,不管是香港的电影、内地市场,再过几年,我认为会变成中国电影市场。现在生存的华语市场,大家比较明显的是一年拍多少部,多少是大片。如果在美国,一年生产超过一千多部,接触的只有十几部,多一点的是一百多部,他们拍摄的片子比我们的烂的多得多,但是我们没有接触,但是他们的市场比较规范,他们的电影可以给电视台和录像,其中可以找到一些好的电影用来播放,上了院线。整个市场是比较规范的,你看美国有一段时间,有好的不同类型的电影,这当然也是根据美国的规定,基本上没有限制拍摄电影的题材,他们回收的比较宽,所以整体来讲,还需要慢慢的解决发行的问题。
庄澄:香港面临的问题与于冬讲的差不多,主要是盗版、网络下载这些问题,香港政府也要重视这些问题,我们的编剧、导演很缺少,因为十年下来,这个行业有一点走下坡路,好像林先生讲的没有练习的机会。我们常常见面的电影工业的从业人员,我们本来是一个八十年代最年轻的一代人,现在也就我们几十个老人家在搞,以前我们是少壮派,这也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也在跟政府讨论,如何培训接班人。
主持人:今天的论坛到此为止,很感谢六位来宾提供很丰富、实在的发言,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