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央视名牌栏目《实话实说》女主持人和晶因休“产假”暂时离开节目,当时由主持过《世纪大讲堂》和《谁在说》的阿忆临危受命做了临时替补。至此,《实话实说》这个曾经是中国收视最高的谈话类节目在短短的几年里主持人已是三度更迭(崔永元———和晶———阿忆)。阿忆接任以来,新主持人的表现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和晶即将结束休假返回工作岗位之际,她与阿忆同时接受本报采访,和晶重申了当初离开时的说辞“是否回到《实话实说》还要看台里的安排”,而阿忆对记者说:“我老早就急切地盼望着她回来了,她回来了就算节目挽留我也不会留下。”看似简单的主持人更迭,却隐藏着一个谈话类电视节目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的问题。 在国外,与很多节目不同,谈话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或者是主播)都是相对固定的职位,甚至可能是“终身制”,因为一个好的谈话类新闻节目主持人很多时候都是从采访记者做起,有第一手的采编经验,又有一副在电视上亮相吸引人也值得信任的面孔,他有口才,还有文笔,在美国传统的三大主播:CBS的丹·拉瑟、NBC的汤姆·布罗考、ABC的彼得·詹宁斯(同时他们也主持新闻类谈话节目,比如丹·拉瑟就主持《60分钟》)他们都是从基层做起,有20年从业经验,才有机会坐上主播台。多年培养出这么一个人才不容易,一旦成精,各电视台都视为宝贝,不会轻易抛弃。另外,让各主播都成为各自电视台的招牌形象,也是公众信任度的一种体现。 具备了上述这些条件还不够,在美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说服力的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他还必须是这个新闻节目的总编辑或制片人。美国三大台的传统主播是这样,后来美国最火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也是这样。 不是美国电视人喜欢搞“君主独裁”,实在是因为节目的需要,一档好的谈话类新闻节目必须有自己鲜明的观点旗帜,换句话说你可以不客观,但你绝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有这样才会有一批喜欢你风格的观众每天准时围绕在你身旁,看你节目,才能保证节目的收视率。一个鲜明的例子:Fox电视台“比尔·奥莱里”(BillO’Railly)节目的主持人奥莱里就是那种以自己鲜明的观点立场评论新闻的人物。她的节目可以不强调事件的中立性,而是强调主持自己的观点,然后招来的客人也都是正反立场鲜明,唇枪舌剑好不热闹。可以设想,这样一档节目要是主持人没有“绝对” 权力是支撑不下去的。换而言之,在美国每一个成功的谈话类新闻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强势”主持人。 而在中国内地,类似以上那些“强势”的主持人非常少见。就《实话实说》来说,最早的主持人崔永元曾是非常有望成为这种“超级主播”的人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崔永元已经可以参与甚至“左右”节目的制作了(他一度是《实话实说》的制片人),但后来的和晶和阿忆就不具备这种权力。这不是主持人或者制片人个人的原因,而是我们的电视产业才刚刚起步,要培养一个丹·拉瑟那样的超级主播绝不是一两年之功,而是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才可以做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视业也一定会迎来“强势”主持人的时代,到那时我们的新闻谈话类节目也会更好看。 本报文娱评论员 周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