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 (Shakespeare’s Wild Sisters Group) 成立於1995年夏天,团名源於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吴尔芙(Virginia Woolf)在《自己房间》(A Room of One’s Own)一书中所虚拟的角色,意在解除女性才华被男性体制压抑的魔咒。剧团以原创剧本及前卫剧场美学为发展目标,创作题材、形式、议题不限。近年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与国内艺术节相关活动,展演作品美学新颖,剧团经营稳定成长。
剧团团员在大学时代(九十年代)就已开始合作,当时成员大部份来自台大话剧社及夜外文系直线剧场。随著成员陆续毕业,团员间的联系和创作并没有停止,由於不便再使用「台大话剧社」名义发表作品,1995年夏天开始使用剧团主导创作者魏瑛娟长久以来就想使用的团名「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并於多面向舞蹈剧场排练室首演《甜蜜生活》。1997年3月受邀於香港艺术中心所举办的「另类空间─台湾艺术聚焦」演出新作《自己的房间》。同年八月赴日本东京参加「97小亚细亚戏剧网络」演出《666─著魔》,获得热烈回响。同年十二月,剧团新秀王嘉明受邀「第二次屏风演剧祭」艺术节,推出《伊波拉─关於病毒伦理学的纯粹理性批判》,剧团风格更现多元与可能性。
自1997年来,剧团每年持续受邀於不同国家、城市,展演新作,在国际城市文化或艺术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曾参加曾参加上海第二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Shanghai 2001 The 2nd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Theatre Festival)、1998/1999/2000香港中国旅程艺术节 (Journey to the East 98;Journey to the East 99;Journey 2000)、1998/1999/2001小亚细亚戏剧网络 (98/99/2001 Little Asia Theatre Exchange Network)、香港柏林当代文化节 (Festival of Vision. Hong Kong - Berlin─A Creative Venture Between Asia and Europe),赴香港、澳门、北京、上海、釜山、东京、柏林、新加坡等地演出多次。
剧团成员(导演、演员和设计群)多年来已有良好合作默契,群策摸索独创的剧场美学与风格,除了持续每年的新作发表和国内外艺术文化的交流外,也将尝试戏剧教育的推广与文化政策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