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BTV-4热播的《少年康熙》受到观众追捧的同时,也不禁被拿来与陈道明的拿手好戏《康熙帝国》做对比,对于一个耳熟能详的清朝皇帝,两部戏切入角度不同,表演者不同,所达到效果也有差异,但从“少年玄烨”到“成年康熙”,两剧在“政治斗争”这一关键词的理解上却达到了统一。
故 事
“少年”侧重悲剧起源 可看指数:4.5
“帝国”强调包罗万象 可看指数:4
与许多“帝王戏”不同,《少年康熙》更像一个愤青皇帝的成长史,强烈的现代感和戏剧性往往让人忘记追究其历史真实。在剧中,玄烨成长在皇室冰冷的环境里,虽然聪明、仁慈,但个性自我,喜怒形于色,容易被人看透,因此孝庄总想压制玄烨的反叛,祖孙二人的冲突一度不可收拾,康熙竟要求把自己废黜。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他不得不参与到残酷的政治斗争,明史案与四大辅臣角逐、肃清鳌拜势力、用掠夺做诱饵平三藩,这些事情让他明白,孝庄所说的政治平衡及角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他不再像以前率性而行,开始违背心中的喜恶,为大局着想行事,他变得有机心,会杀人了,善于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上,却不复有单纯的亲情和完整的人生……这个故事的悲剧起源再明白不过。
惯于表现大场面的陈家林则将玄烨一生的作为都野心勃勃地囊括于《康熙帝国》中。46集的《康熙帝国》显得包罗万象。同时,该剧并没有忽视细节,对帝、后、臣的政治手腕刻画得相当有力。例如一次鳌拜先斩后奏地杀忠臣后,康熙到他的奶奶处哭诉时,孝庄一句“现在吴三桂才是我们的大患,我们用一个忠臣的性命换几年的太平还是值得的”。令人直抽冷气。
表 演
“少年”表演有突破 可看指数:4
“帝国”成熟且冷血 可看指数:5
论功力和经验,邓超不如陈道明,不过在这个戏中,他却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塑造了一个野性而苦闷的少年天子,他的叛逆、多情、优柔寡断的一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剧中康熙对鳌拜的感情描述得非常与众不同,小时候的康熙将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满洲第一巴图鲁视为最敬佩的人,但后来在政治对抗中,他开始将聪敏放在斗争手腕上,且越来越喜欢这游戏,当鳌拜谋反失败被收在天牢里,康熙却跑到孝庄那里哭泣,他还是难以对鳌拜下手,但最后,康熙还是硬下心肠将其赐死,于是一个“伟大”皇帝诞生了。
陈道明版的成年康熙更像一个成熟冷血的政治动物。陈道明的功力,更多地表现在他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分寸把握上,他不是简单地背台词背本子,而是在原来台词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康熙彼时彼地的语气,逼真地进行演绎。剧中,他最成功的即兴表演当属暴打儿子一场戏,其时康熙得知大阿哥曾经被葛尔丹俘虏并一直隐瞒着自己,他痛心疾首,当场就给了对方一个响亮的耳光,这耳光把对方打愣了,因为剧情里并没有这样安排,陈道明自作主张事先根本没跟对方打招呼,接下来陈道明回过手来,响亮地照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通过像这样的细节,陈道明表现出睥睨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帝王姿态。
画 面
“少年”难逃审美疲劳 可看指数:3.5
“帝国”外景气魄宏伟 可看指数:4.5
不得不承认,《少年康熙》在画面上不如《康熙帝国》考究,外景比较少,大多是皇宫内景,这在视觉上显得狭小局促,不过这样的设置反而显露了皇室生活的无聊和单调。人物的扮相也没有什么特色,这不是《少年康熙》一剧的问题,绝大多数清宫戏中的人物形象这么多年来都是老一套,审美疲劳在所难免。
《康熙帝国》画面拍得很漂亮,外景地遍布大江南北,拍摄时间跨越春夏秋冬四季,显得丰富多彩。特别突出的是大草原上的厮杀、福建海面上的海战两大组场面戏,令人叹为观止,另外故宫大殿的戏也堪称精彩。服装是《康熙帝国》的又一大亮点,该剧服装师李建群在设计上做了很多新尝试:大臣的朝服、皮衣、孝庄太后的服饰,都非常贴近角色个性和该剧剧情,服装就是一面镜子,从侧面反映了大清早期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我们需要
怎样的宫廷戏
与《少年康熙》、《大唐情史》、《皇太子秘史》、《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帝国》和《大明天子》同期在荧屏上亮相的还有一部俄罗斯宫廷剧,即中央八套晚间播出的《情迷彼得堡》,虽然不乏爱情、倾轧、斗争等畅销元素,但它的基调却是同情农奴呼吁平等,与国内宫廷戏的“帝王崇拜”形成很大反差。著名学者资中筠说,我们的宫廷戏在艺术手段上不输别人,但明显有变相推崇封建专制的倾向。
《情迷彼得堡》向观众展开的历史画卷是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宫廷场景,米哈伊尔公爵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不得不面对很多艰难的挑战;而爱上平民女子的尼古拉耶维奇王子则希望可以像普通人那样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爱情。资中筠说:“你在看这部戏的时候,能感到创作者是在同情农奴、嘲讽等级制,他没有忘记肯定人的尊严。可我们是怎么拍的呢?一些口碑不错、据说效益良好的影视剧,像《雍正王朝》、《英雄》,煞费苦心地美化帝王的残暴统治和臣下的卑躬奴性,这种立场让人怀疑。”
日前王蒙和魏明伦对影视剧过火地美化君主的“文治武功”提出批评,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的以帝王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还有《皇太子秘史》等剧,仍旧侧重的是和平民生活无关的宫廷中的政治斗争。记者发现,因为此类戏剧着眼于政治斗争,因此剧中对权力之争所需杀戮的处理,往往透露出编剧导演对帝王残暴的体谅和默认。对此,资中筠认为:“它的'艺术感染力'越强,观众就越有可能不由自主地接受渗透其中的思想倾向,渲染封建专制的残暴和非人性。从五四开始,反封建、反专制的观念一直是文艺的主流,没想到近些年来竟发展到这个地步。”
|